四川國資國企“點對點”精準幫扶 涼山州7519名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務工增收
四川國資國企“點對點”精準幫扶 涼山州7519名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務工增收

文章來源:四川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12-28
今年以來,四川省國資國企依托在涼工程、產業項目和行業院校,采取“項目用工招錄一批、產業吸納解決一批、定向招錄培養一批”等多種形式,幫助解決脫貧群眾特別是脫貧攻堅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脫貧群眾務工就業問題。截至12月20日,共招用7519名以涼山州脫貧群眾為主體的富余勞動力,其中,來自涼山州集中安置點的脫貧群眾1654名。
強化溝通,“供”“需”精準對接。與涼山州相關職能部門建立情況通報、數據交換、協同配合等工作機制,全面摸清脫貧群眾就業意愿、技能水平和企業用工需求、崗位要求“四個底數”。4次召開工作推進會深化企地合作,“面對面”疏通就業用工“堵點”“難點”問題。從直接吸納就業、就地就近務工、入校招聘就業、跨區域轉移就業4個方面,分層次摸清能夠幫助解決的就業底數,建立相關臺賬。從9萬余名安置點脫貧群眾中篩選出3千余名符合用工需求的富余勞動力,對照“四個底數”“點對點”聯系招錄。
靈活方式,“能”“用”分類匹配。按照就近就地招錄原則,組織16戶企業的59個在涼工程和產業項目,采取成熟一個招錄一個的方式開展就業幫扶。對技術含量低的崗位,或已具備一定就業技能的脫貧群眾,“一對一”招錄到崗;對沒有達到崗位技能要求,但能通過短時間培訓上崗的脫貧群眾,按照先招后用、邊學邊用原則招錄上崗;對需要有相關資質的崗位,提前明確用工意向和上崗標準,待地方職能部門組織培訓后擇優招錄;對就業意愿強烈,愿意轉移就業的安置點脫貧群眾,在企業明確提供具體崗位前提下,由屬地相關部門進行統籌,抓緊實現轉移就業。
豐富路徑,“遠”“近”統籌推動。依托企業行業(系統)直屬院校,采取定向培養、定向招錄的方式,宣傳動員適齡脫貧學生免費報讀,掌握一技之長,持證穩定就業。水電五局依托自身培訓學院從金陽縣招錄17名脫貧學子讀書培訓,并已解決12人就業問題。依托企業工程項目,吸引搬遷群眾就業,帶動持續穩定增收。蜀道集團依托沿江高速寧南樞紐互通等項目,吸引千余名當地工人務工。水電五局成昆鐵路峨米項目通過聯合培養,吸引當地600余人就業,其中專門引進招錄的水電工、焊工等技能人才60余名。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