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國資委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劃》
內蒙古國資委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劃》

文章來源:內蒙古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1-20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國資委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內蒙古戰略定位,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內蒙古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方向。
充分認識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大意義
國有經濟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國有經濟改革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存在規模小、總量少,引領帶動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隨著國內外形勢的重大變化,必須立足區情,主動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開創性推進,加快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推動國有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對于更好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推動內蒙古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服務內蒙古戰略目標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原則
——堅持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推動國有資本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夯實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
——堅持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中高端及基礎關鍵環節集聚。
——堅持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全區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計民生、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更好發揮國有資本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推進。利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和平臺,推動全區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國有資本和其他資本共同發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更好發揮自治區、盟市和各方面積極性,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
“十四五”時期內蒙古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思路和方向
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緊扣“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的戰略定位,聚焦服務戰略安全、產業引領、科技創新、公共服務、開放合作等功能,聚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聚焦國資國企歷史使命和主責主業,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產業集聚、優勢互補、動能轉換、機制靈活、融合發展的國有經濟體系。引導國有資本布局建設綠色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加強國有資本在“科技興蒙”行動和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領域的投入布局。提升國有資本對公共服務的支撐保障能力。支持國有資本服務融入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加快推動充分競爭領域國有資本有序流動,優化國有資本組織結構和形式。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科學的國有經濟體系并在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戰略引領和基礎保障作用。
總之,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力量,站在歷史交匯期,國有經濟的發展更要突出“新”和“變”,“十四五”發展不僅是“十三五”發展成果的延伸,更是要實現發展思路的重大轉變,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體制機制的統籌突破,聚焦國家與內蒙古自治區戰略目標,聚焦解決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聚焦國資國企主責主業,加快培育新動能,布局新產業,打造新優勢,為促進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