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銀集團強化資源戰略 打造高質量發展產業生態鏈
甘肅白銀集團強化資源戰略 打造高質量發展產業生態鏈

文章來源:甘肅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5-17
近年來,甘肅省白銀集團緊扣構建“一體兩翼”產業格局,以資本為紐帶,以項目為載體,積極引進與本企業產業關聯度高、有資金、市場、管理和技術優勢的多種經濟成分投資者參與投資建設和生產經營,強化資源戰略,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實現了國有資本與多種經濟成分資本的集聚聯合,放大了國有資本引領功能,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生態鏈。
突出資源整合 推動資源保障從區域轉向跨境
近年來,白銀集團圍繞打造多品種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的企業發展目標, “立足本省、輻射國內、放眼全球”整合控制資源,累積企業發展后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企業從地方區域企業向跨國經營公司邁進。一是整合省內民營經濟。發揮省屬骨干國有企業技術、裝備、管理優勢,重組整合地方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組建甘肅廠壩公司,實現控制隴南地區鉛鋅資源,提升公司礦山資源儲量。二是收購省外民企礦山。通過向瑞源基金增資擴股,收購白銀有色紅鷺礦業投資有限公司93.02%股權, 實現控股陜西、西藏等地4家民企參股的礦山企業。三是整合境外黃金資源。將南非第一黃金公司作為實施境外貴金屬戰略的“根據地”,分階段收購其股權,推動公司從有色基本金屬向基本金屬與貴金屬并重轉型。
突出創新驅動 推動產品從價值鏈低端邁向中高端
近年來,白銀集團以股權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手段,通過股權合作、增資擴股等多種方式,實現非公資本與國有資本的集聚聯合,促進企業產品從價值低端向中高端邁進。一是延伸產業鏈條。與民企九江德福等共同出資新設甘肅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公司陰極銅作為銅箔項目生產原料,加快銅加工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延伸,使銅產品的加工價值提升50%。二是開發高端產品。與民企珠海一致公司合作,成功開發超微細電磁線系列新材料26種,產品遠銷珠三角并出口東南亞地區;與國內高校院所及民營高科技企業共同研發的高端防腐材料--片狀鋅粉、航空發動機金屬材料--錸粉等高附加值有色金屬新材料已進入中試。三是壯大工業物流。充分利用公鐵聯運和工業物流專業化優勢,出資合資設立西藏國際物流公司,拓展物流業務。出資合資設立信銀數科供應鏈(蘇州)有限公司,發展信息化供應鏈新業態。2021年,物流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市150個網點,并延伸到中歐地區,物流外部市場占比突破60%,公鐵聯運總貨運量突破1100萬噸。
突出放權搞活 推動集團管控從集權轉向適度分權
近年來,白銀集團通過放權搞活、開放內部市場和實施差異化分類考核,轉變母子公司職能定位,建立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為深化混改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提供良好營商環境。一是適度放權搞活。在依法依規授權和監管的前提下,將資金審批、物資采購、薪酬分配等事權下放分子公司,有效提高分子公司決策效率和應對市場的反應速度。2021年,進一步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審批事項由116項縮減為56項,減少51.7%,進一步明確了母子公司權責邊界,確保了子公司經營自主權,提高了管理決策效率。二是開放內部市場。按照“市場公允、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服務質量保障”原則,建立內部分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日常維檢項目、生產經營物資采購等領域互為市場、供需合作機制;引進產業關聯度高,有資金、市場、管理和技術優勢的非公資本,拓展新業務,開發新項目,提高產品市場知名度,打造業務拓展新高地。三是實施分類管理。對完全市場化、充分競爭類子公司,給予充分的自主經營權;對不能直接參與終端市場競爭的分公司,模擬市場化運作。在白銀集團及所屬子公司有序推進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以業績論英雄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干事創業的活力和動力。
通過強化資源戰略、實施機制轉換,白銀集團建立了全方位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聯盟,傳統產業進一步做強, 新興產業得以培育壯大,海外業務進一步拓展,白銀集團采選能力突破1000萬噸,冶煉能力達到60萬噸。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