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展全力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四川發展全力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文章來源:四川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6-15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發展”)堅決落實中央和四川助企紓困政策舉措,履行四川省屬骨干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聚焦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困難,做到“四應四盡”、打造“兩個平臺”,確保助企紓困舉措讓廣大中小微企業看得見、摸得著、有感受、得實惠。
一是針對現實困難,做到“四應四盡”。堅持應付盡付。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足額支付中小微企業款項,四川發展成立以來沒有發生一起拖欠合作對象款項的情況;對于出現臨時資金周轉困難的子企業,及時給予臨時性資金或增信支持,今年新增對內債權投資借款74.74億元;旗下的原酒基金嚴格履行程序,采取采購訂單、預付款和全程技術指導監管三管齊下的方式為合作企業提供生產經營資金,累計支出“預付款”近1.8億元。堅持應減盡減。落實四川省國資委《關于省級行政事業單位和省屬國有企業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告知等方式,詳細告知承租戶國有企業房屋租金減免政策、租金減免辦理流程,做到應減盡減、不留死角。目前,累計減免房租353萬多元、惠及中小微企業140余戶。堅持應降盡降。旗下的園區公司,對高層次人才、經營特別困難企業給予每平米2-5元的租金優惠,對科技型企業推遲繳納房租時間,降低創業團隊成本。川投水務公司對自主申請并通過公司審核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新裝用水戶,根據用水管徑的大小,減免500-1000元的安裝費用。堅持應辦盡辦。四川發展旗下的供氣、供水等要素保障企業,對繳費確有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自申請通過月份開始,三個月內“欠費不停供、免收違約金”。德陽燃氣創新打造“210”服務標準(即用戶在辦理手續時最多跑2個環節:提出用氣申請、驗收通氣,只需提供1件材料,享受零跑腿服務),讓企業用戶群眾辦事更方便;劍閣水務公司上線“易聯云”收費系統實現并推廣微信繳費服務,努力讓信息多跑路,節約中小微企業“腳底”成本,解決了疫情期間繳費不便的問題。
二是立足長遠發展,打造“兩個平臺”。發揮資金要素紐帶優勢,建設企業紓困平臺。深度摸排四川上市企業真實困境,組建“四川紓困發展基金”,通過市場化、規范化、多元化方式,開展差異化、定制化助企紓困服務,著力紓解產業轉型發展之困、企業生產經營之困、大股東流動性之困、小市值公司“馬太效應”之困,累計注入紓困資金13.44億元,紓解近20家省內上市公司階段性困難,有力維護了市場穩定,防范化解了市場風險。發揮資源要素集中優勢,建強保障護航平臺。依托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履行資源要素交易職能,多措并舉助企紓困,護航資源要素交易市場持續長遠發展。對交易門戶網站進行改造升級,上線分所官網和“招采通”結算方式,有效節約交易成本。取消“經有權部門批準的非公開協議、產權置換、無償劃轉類鑒證業務”鑒證服務費用收取。全力保障防疫物資采購項目的順利進行,免收供應商報名費。2022年,已累計減免交易費用近150萬元。
三是堅持穩中求進,發展壯大實力。勇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一手抓存量項目深化改革,一手抓增量項目布局拓展,以國有企業“自身穩”,帶動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全鏈活”。狠抓增量項目拓展。用好“1+1+N”工作機制,推動企業項目投資形成儲備一批、謀劃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努力完成全年新增投資300億元的任務。目前,川渝高竹新區科技創新基地、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等一批具有產業帶動力、全局影響力的重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狠抓存量項目清理。針對470個存量項目,開展大排查、大調研,按照“繼續持有”“優化改進”“清理退出”3大類別,逐一研究分析形成處置方案,退出一批低效項目,推動資源要素向生態環保、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實體產業集中,確保全年存量項目處置回收資金200億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