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城市穩盤護航 深圳國資國企在行動
為城市穩盤護航 深圳國資國企在行動

文章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7-20
上線陽光租賃和重大資源開發平臺;深圳地鐵6號線全線高峰期最小行車間隔迎來再縮短;累計為23.43萬家市場主體及幼兒園,減免租金、用水用氣、融資擔保成本21.85億元……
這是一組深圳國資的近期工作進度表,也是其服務大局、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民生的一個切面。
數據背后,依托5千余個黨組織、8萬余名黨員的深圳國資國企,正以一個又一個務實行動,全力服務大局、護航民生,助力深圳高質量發展。
深圳國資國企黨員志愿者
紓困解難 為中小微減租降費超21億元
夏季的深圳,暴雨不時降臨,但整座城市依然在高速運轉。在寶安龍崗等區工廠車間內,機器轟鳴,一刻不停。在深圳南山科技園寫字樓里,科研人員的“頭腦風暴”也在時時進行……這背后,離不開深圳國資國企的黨員們服務大局,為推動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的堅強支撐。
受疫情影響,大批中小企業一度經歷艱難時刻,但對深圳優克聯新技術有限公司合伙人況忠琪來說,記憶最深的卻是看到減租信息的那一刻:“減了四個半月的租金,太給力了!”
“這項舉措讓企業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國有企業的關愛,實實在在幫企業降低運營費用,走出經營困境。”
給他們減租的,正是深圳市屬國企深投控。為全力落實深圳“惠企30條”,截至6月23日,深圳市屬國企已累計為1.95萬家市場主體及民辦幼兒園減免租金20.23億元;為1700家市場主體減負融資擔保成本0.84億元;為21.3萬戶市場主體減負用水、用氣成本0.77億元。
關鍵時刻的“加支點”“增動能”以外,從減租降費到紓困解難,深圳國資國企始終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2018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深圳部分優質民營上市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出現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以前,從來不會為錢發愁,銀行追著要借錢給我,我都不要。沒想到現在借錢這么難。”
緊要關頭,深圳國資第一時間向企業伸出援手,2018年以來,累計為73家民營上市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95%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處在通訊、安防、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
作為深圳“四個千億”計劃主力踐行者,深圳市屬國資國企還高效運營1000億元民營企業平穩發展基金,截至2022年5月底,平穩基金、市屬國企及撬動的社會資金合計出資約665.86億元,累計支持民營企業426家(含上市公司73家),解決就業超51萬人次,支持上市公司總市值超8706億元。
服務產業 黨建領航“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一家車聯網創業團隊,創業半年獲得過億元合同訂單,三年獲得千萬級A輪融資……深圳市安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灣創業廣場頻頻上演雙創“深圳速度”。
這不僅是一個創業故事,也是深圳國資服務新興產業的故事。
從創業初期投下的第一筆信任資金,到經營困難時為其牽線找銀行獲得授信貸款,再到積極牽線搭橋下的資源鏈接……入駐6年多,數遇“生死關”,麾下已有三家公司的安煋信息可謂是深圳國資扶持起來的經典案例。
據了解,該公司所在地,深投控所屬深圳灣科技園區是如今深圳創新動力最強勁的核心區域,這里有著國內外一流的專業服務及創業孵化機構,搭建起以科技金融為“陽光雨露”,以科技園區為“土壤”,以科技產業為“種子、幼苗和樹木”的產業生態體系,園區年產值超2500億元。
在深圳灣科技園區負責人看來,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黨建的引領和支撐。為服務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圳灣創業廣場黨委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創新實施“1+18”和“3+X”黨組織架構,探索“五大共建機制”,著力打造集創新、創業、創客、創投為一體的“四創”聯動孵化高地,形成了具有深圳灣特色的新型黨建模式。
深圳灣創業廣場
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在哪里,黨的服務就跟進到哪里。深圳灣創業廣場只是國企園區黨建的一個縮影。如今,以“跟黨一起創業”為核心理念的園區樓宇黨建模式,在深投控所屬50多個園區復制推廣。
以黨建孵化帶動產業孵化,集聚高端創新資源,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創業沃土,深圳國資國企還在全國累計布局210個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其中科技產業園區70個,并搭建起“科技園區+科技金融+人才服務+場景應用+平臺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力賦能產業發展。
支撐城市 晝夜不息奮戰在運行保障第一線
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深圳國資國企還全力護航城市運行和民生保障。
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市屬國企承擔了深圳1/3的重大項目、100%的管道燃氣供應、100%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99%的供水、80%的果蔬交易、70%的公共交通服務、66%的糧食儲備、60%的高速公路運營、60%的危廢品處理,全力為城市發展保駕護航。
5月9日,深圳發布汛期首場強降雨預警,深圳環水集團黨員、管網部管網信息業務經理張素瓊正在防汛值班。從降雨積水模擬計算、防汛作戰圖繪制、到現場防汛監測數據接入、值班信息報送……連續數日,都是凌晨兩三點才稍微休息一下,或者直接睡在辦公室。而在她背后,為打贏防汛攻堅戰,全集團都進入防汛Ⅱ級響應狀態,24小時值守……
在深圳能源集團媽灣電廠,項目發展部項目管理主任、高級工程師謝桂祥也一直在崗位上忙碌著。他笑說:“在這里我已經干了30年。”1992年7月,謝桂祥來到正在建設的媽灣電廠,被分配到三班倒的除灰運行崗位。幾乎每個后半夜,他都要跟著師傅到現場掄大鐵錘,敲擊電除塵灰斗下方的落灰管。這一“敲”,就是12年,到后來,嫻熟得“閉一只眼,用一只手,也能干得絲毫不差”。
謝桂祥用了8年時間從一星級晉升至五星級黨員。其間,他主持實施媽灣電廠1-6號機組SCR脫硝改造工程,創造了SCR脫硝改造工程同類型機組全國最短工期紀錄。
深鐵集團員工在深夜仍奮戰在軌道交通運行保障第一線
深鐵集團運營通號中心通號一部黨支部書記楊丁明被稱為地鐵“腦科醫生”。6月23日7點20分,剛下夜班的楊丁明接到電話,稱1號線新安站因列車發生緊急制動導致列車晚點。
放下電話,楊丁明立即指揮各個值班點準備板卡,同時組織信號專業搶修隊排除故障點。“我們要聯動起來。”此時,楊丁明腦海里迅速繪制出“作戰網”,把關鍵卡控點都過了幾遍,一樣都不能放過,必須全部排查到位。經過迅速搶修,列車很快恢復正常運行。
此時,楊丁明已經在崗位上連續奮戰了近27個小時。“這些事都是我應該做的,談不上辛苦,何況有這么多兄弟單位幫忙呢?他們才是最辛苦的。”楊丁明謙虛地說……
這就是深圳國資國企人,在黨旗引領下,在平凡崗位上演繹著不平凡。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1年,深圳國資承擔全深圳重大項目建設120個,完成在深投資2100億元,在深納稅507億元。目前,已推動81%的國有資本集中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
壘石筑基,破浪前行。 “雙區”建設蹄疾步穩,“雙區”驅動動能強勁。在高質量黨建引領下,深圳國資國企將始終踔厲奮發、篤行實干,為奮力奔跑中的深圳貢獻更多國企力量,彰顯國資擔當。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