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打造國內首個現場3D打印可居住可交付兩層建筑
上海建工打造國內首個現場3D打印可居住可交付兩層建筑

文章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9-08
近日,上海建工牽頭打造了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可居住、可交付使用的,由現場3D打印而成的兩層建筑。
此建筑又名上海建工3D打印科技試驗樓項目,是由上海建工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的示范工程之一。用時約50小時,目前在現場的裝備是國內首創的實現粗骨料混凝土材料泵送的現場原位3D打印機,可以實現超大型建構筑物的智能化現場原位3D打印建造。項目團隊還研發了可用于3D打印的固體廢棄物材料,正契合當前固廢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環保的發展理念。
在智能建造探索之路上,大尺寸3D打印建造是上海建工優先發展的技術方向。2019年,上海建工的第一座3D打印橋在普陀桃浦中央綠地落成,這也是國內第一座運用3D打印技術一次成型的高分子材料景觀橋;同年,上海建工在福建泉州打造了高分子材料3D打印分段預拼裝人行景觀橋;2021年,成都驛馬河城市公園內的“流云橋”打造完成,是迄今全球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完成的最大跨度的高分子材料景觀橋;還在國內多處園林綠地景觀中,運用3D打印技術,打造了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的“點景”建筑。
3D打印在復雜、個性化、按需定制的建筑物、構筑物建造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在極端施工環境如災區重建、核電站、月球基地等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個示范工程探索了現代房屋新型建造方式,可以實現大規模建筑工業化生產。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