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產中大線纜以數字化轉型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標桿
物產中大線纜以數字化轉型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標桿

文章來源:浙江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9-23
走進湖州市德清縣乾元鎮新材料園區,物產中大線纜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建設現場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裝配車間、高分子車間、特種電線車間完成主體封頂,橡套車間主體鋼結構逐漸成型。在項目團隊的緊密配合下,一個集數字自動化與前沿制造技術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基地正初顯面貌。
受疫情影響,該項目的建設曾面臨人力大幅減少、建設時間縮短、設備調試受阻等多重困難,為此,浙江物產中大線纜有限公司不斷深化創新驅動,積極疏通產業鏈中的各種阻礙,確保項目建設進度。2022年3月,物產中大線纜智能制造基地首條新生產線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奏響了智能化發展新樂章。今年上半年共完成總產量56992千米,總產值10.67億元,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以深化校企合作為依托 不斷加大創新研發力度
作為一家專業生產線纜的科技型企業,物產中大線纜把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18年以來,物產中大線纜母公司元通電纜先后被相關部門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省級企業研究院。2021年,“柔性無機礦物質絕緣防火電纜的防火材料與電纜制品研發及示范應用”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度浙江省“尖兵”“領雁”計劃項目。
為打破傳統封閉式的創新模式,物產中大和西安交通大學共同成立了電纜研究院,致力于研發高質量、高水平、高附加值能力的高端化產品。“電纜研究院的成立,不僅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也幫助我們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電纜研究院為依托,2020年,作為行業首創的“BV2.5電纜‘一出二’技術工藝改造”項目成功落地,該項目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生產速度,而且能減少一半的操作人員,實現了2倍的生產產能。2021年,電纜研究院成功研發陶瓷化硅橡膠防火電線,經國家權威檢驗機構檢測,技術水平遠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此外,電纜研究院成功試制圓形及扁形采煤機光電復合電纜,該產品的出現為解決國內電纜行業依賴進口的難題提供有效借鑒,并為電信電纜進口替代提供黃金賽道,目前,該產品已獲得不少大型煤礦企業的認可和采購。
通過深化校企合作,物產中大線纜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研發水平、突破技術難點,企業利潤節節攀升,據統計,2020年元通電纜通過創新研發新增利潤1980.5萬元,2021年新增利潤4335.8萬元。
“目前,線纜行業的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我們將繼續以創新樹品牌、增實力、促發展,努力突破高端電纜產品的核心生產技術,掌握產品生產制造的主動權,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標桿
據了解,物產中大線纜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是浙江省特別重大產業項目,項目備案總投資65億元,自2019年5月啟動至今,已建成一座8.8萬平方米車間,為目前亞洲單體最大、效率最高的電纜車間。車間應用電纜行業獨具優勢的全自動智能物流系統,助力生產高效流轉,可實現年產值約60億元。
依托“未來工廠”建設,物產中大線纜不斷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以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注入原生動力。“比如,工廠車間占地面積大,如果依賴人工巡查,每日統計需消耗大量人力,并且時效性、準確性欠佳。為此,我們開發了集成數字沙盤和實時運行數據的車間級數字孿生應用,讓問題迎刃而解。”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該項目以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綠色化制造、精益化管理為基礎,通過采用高速拉絲、連續絞線、懸鏈交聯、智能倉儲、在線質量檢測等先進制造技術,綜合運用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提升企業從經營管理、研發設計、材料采購、生產制造、質量管控、倉儲物流到產品服務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資源配置效率。
“我們希望通過創新特種線纜行業的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等模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談及未來的發展,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突出科創興業的重要地位,加強電線電纜新材料、加工工藝與技術攻關,切實以創新樹品牌、增實力、促發展。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