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山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500公里
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山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500公里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10-08
近日,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通車活動在高青西服務區(南區)舉行,標志著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起自濟南市歷城區,與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東段相接,向北設樞紐并與青銀高速互通,終點與濱萊高速相交,順接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途經濟南歷城區和章丘區、濱州鄒平市、淄博高青縣,全長93.305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概算投資137.97億元。這條高速路開通后,淄博高青與濟南的車程縮短至45分鐘,可助力高青及沿線城市深度融入省會城市圈,與濟南開展市場的同城化供需對接。
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射二”線,呈西南東北走向,形成又一條省會城市高速放射線,有效連接京滬與長深通道,與長深高速一并構成濟南至東濱都市區、煙威都市區另一快速通道,進一步完善優化了山東省高速公路網布局,提高整體路網的通行能力。
該項目以建設“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推廣應用可移動整體模板臺車、全智能預制場、三維激光攤鋪機、雙機組攤鋪機側向供料聯鋪聯壓等設備、工藝,推行“安全措施標準化、安全管理可視化、安全管控信息化、安全機制長效化、安全應用模板化”五化安全管理模式,通過精細管理和精益制造,打造安全品質的高速公路樣板工程。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賦能,以微創新、小發明為抓手,推廣應用“四新技術”,助力工程提質增效。利用“智慧云”平臺,實現漿噴樁、拌合站等施工數據實時上傳和手機APP遠程監控,提升質量動態管控水平;路面施工中,攤鋪和碾壓設備安裝北斗定位系統,實現混合料攤鋪、壓實數據實時采集分析。響應“雙碳”戰略目標,堅持“保護、恢復”的環保工作方針,致力于打造新時代高標準綠色環保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環保要求,采取霧炮濕法作業、自動噴淋破解揚塵問題;增設中分帶綠植灌溉設施,解決中央分隔帶綠植養護難、安全風險大等問題,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首次使用赤泥基膠凝材料鋪筑路面基層,為固廢材料利用探索了新路徑;部分路段路基邊坡推廣應用以可降解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材料的植物纖維毯,與傳統砼拱形骨架防護技術相比,施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并減少水泥等工程材料的使用,實現“零污染”。
今年以來,山東省持續擦亮“山東的路”品牌,全面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年內計劃建成通車6個項目、新開工17個項目、完成投資1030億元。其中,山東高速集團承擔著“4條路通車、9條路實質性開工、861.5億元投資”的重點工程建設任務。下一步,山東高速將繼續發揮國有企業穩增長“壓艙石”作用,全面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助力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800公里,勇當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開路先鋒”。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