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三個聚焦”積極探索國企大監管模式
山東省菏澤市“三個聚焦”積極探索國企大監管模式

文章來源:菏澤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11-03
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深入推進國企國資監管體制改革創新,緊緊圍繞優化布局、規范運行、提升回報、防范風險等重點任務目標,轉變監管理念、強化監管舉措,有效推動市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1年底,市屬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同比分別增長43.43%、105.84%;實現營業總收入230.26億元,增長39.21%,總量、增幅均居全省前10位;市屬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57.81%,同比下降8.15%;今年1-9月份,市屬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同比增長37.16%、55.11%,營業總收入191.68億元,同比增長31.47%。
聚焦“主責主業”強監管,不斷優化國企布局。一是嚴格規范國企主業。出臺菏澤市《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若干措施》,制定《市屬企業功能主業管理辦法》,明確每個市屬國企主業不超過3個。嚴禁非主業國企進入房地產開發行業,1戶企業已完成退出,7戶正按照計劃有序退出。實施“非主業項目資產清退、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專項治理,開展市屬企業所屬空殼公司和虧損企業清理整治。截至目前,清理退出子企業84戶,處置空殼公司24戶、“僵尸企業”35戶。二是大力推進戰略重組。實施主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大重組整合和并購力度,將主營業務領域相近的交投集團、鐵投集團2戶企業通過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方式實施整合,對同質化權屬企業專業化整合,管理層級全部壓減到三個層級內,進一步化解過剩產能、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國有經濟布局更加優化、產業結構更加合理。三是精準定位國企功能。通過市屬企業股權劃撥,積極構建以2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5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7家產業發展集團為主體的,主業清晰、分工明確、協調發展的市屬國有企業發展格局。制定完善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管理體系,滾動編制市屬企業三年發展規劃,推動實現戰略規劃與目標管理、主業管理有效銜接。四是實施分類分責考核。制定《市屬國企2022年度綜合考核辦法》,按照企業的戰略定位、職能作用、運作模式,建立分類分責、“一企一策”考核指標體系。對產業集團重點考核企業經濟效益、運行發展質量增長和市場競爭力提升;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重點考核投融資和產業發展能力、風險管控、資本收益以及承擔的重大任務完成情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重點考核國有資本投融資能力、國有資本回報率、實現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保值增值等。
聚焦“運營風險”強監管,切實提升監管質效。一是嚴格財務風險管控。實行“三重一大”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及時編發財務動態、財務快報。實現財務總監委派全覆蓋,建立財務總監月例會制度,對大額資金支出、企業債券、融資擔保等實行一月一調度,切實加強對市屬企業重大財務風險事項動態監管。二是嚴格融資擔保風險管控。出臺《菏澤市市屬企業擔保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市屬企業擔保行為有關事項的通知》,健全完善擔保事項審批和備案制度,進一步明確企業擔保額度、擔保權限和范圍,切實防范企業擔保風險。建立擔保工作臺賬和風險提示機制,切實強化風險評估,國企之間擔保額同比減少13.56%,市屬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57.81%,下降8.15%,比全省低7.39%,降杠桿工作成效明顯。三是嚴格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全面排查市屬企業產權轉讓、資產處置、增資、租賃等國有資產交易情況,推動市屬企業嚴格按照國有資產處置有關程序全部實現進場交易,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2021年以來,國有產權轉讓11筆,賬面價值3.18億元,評估價值5.87億元,增值2.69億元。四是嚴格招投標風險管控。遵循“應進必進”原則,采購項目需求等信息全部納入陽光采購平臺公開發布。今年以來,市屬企業陽光采購項目83個,預算資金28.02億元,中標價27.62億元,節約資金3941.54萬元。五是嚴格投資風險監管。制定《市屬企業2021年度投資項目分類監管清單》,建立市屬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投資決策機制,明確禁止類、重點監管類、特別監管類投資項目,嚴控高風險、非主業項目投資。認真編制《市屬企業2022年度投資計劃預算報告》《投資項目負面清單(2022年度)》,年度內計劃投資項目166個,預算投資總額330.8億元。六是嚴格國企混改風險管控。印發《關于加強市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過程監督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市屬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差異化管控的指導意見》,加強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差異化管控,切實降低混改企業國資流失風險。
聚焦“制度建設”強監管,打造閉環監管體系。一是全面實行清單制度。先后制定出臺《菏澤市國資委監管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以管資本為主進一步推進職能轉變實施方案》《菏澤市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取消國資監管事項2項、下放15項,賦予企業更大經營自主權,激發市屬企業活力動力。二是切實完善管理結構。堅持“一企一策”,完善《公司章程》管理,健全外部董事委派機制,市屬一級企業全部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建立外部董事履職培訓、定期述職制度,著力提升履職專業能力,切實維護出資人權益。三是不斷完善數字監管。建好用好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和產權登記系統,對接省國資系統,實現“一鍵調取”“一屏總覽”,構建起上下聯動的信息化監管格局,切實提升風險預警能力,為增強國資監管科學性、有效性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保障。四是積極引進外部監管。全面構建出資人、紀檢監察、巡察、審計等監管主體信息共享、合力監管的國資大監管機制。探索建立出資人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察監督的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及溝通會商機制。2021年以來,市委巡察發現市屬企業3個方面22個突出問題,高效實現了對國企改革問診把脈、規范提升的目的。同時,聯合國資、財政、審計等部門開展專項審計、綜合評價,實現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管良性互動。五是發揮企業自主監管。改組打造財金集團、菏投集團2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通過將交通集團等5家、城建集團等3家市屬國有企業100%股權,分別授權財金集團、菏投集團經營,進而實現2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對8家產業發展集團的市場化監管,初步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國有資本監管機制。加強內控體系建設,構建企業紀檢監察、審計、工會等一體化監管機制,增強自身監管能力。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