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國資委以改革全面賦能國企高質量強優發展
廈門市國資委以改革全面賦能國企高質量強優發展

文章來源:福建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12-09
近年來,廈門市國資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福建省國資委決策部署,蹄疾步穩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開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八閩綜合改革”等專項行動,成績斐然,交出滿意答卷。三年行動以來累計出臺各項制度規范33項,重點領域及關鍵環節改革向縱深推進,企業活力內生動力持續迸發,經營效益持續高速增長,截至目前,所出資企業資產總額突破2.23萬億元。建發集團、國貿控股和象嶼集團蟬聯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均大幅提升,分別位列第77、第106和第160位。
優結構 戰略性重組整合成效漸顯
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圍繞《廈門市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實施方案》,聚焦產業引領、城市發展、公共服務等功能實施新一輪市屬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重組整合,構建先進制造業、新經濟產業、城市開發建設運營、港口航運建設等產業發展平臺。市屬國企由21家優化整合為16家,規模實力顯著增強、投融資能力顯著提升、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和服務城市發展能力更加突出。
發展基礎得到夯實。重組整合后,資產總額超1500億元的企業從3家增至5家,企業資信和融資能力有效提升,抗風險能力大為增強。
整合協同成效凸顯。國貿控股加快內部制造業資源向海翼集團集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平臺初具規模。翔業集團下屬航空工業與臨港置業、機場建設、綜合能源等臨港經濟片區開發運營相關板塊協同加強,“港產城一體化”模式初具雛形。路橋集團整合內部混凝土業務,路橋翔通混凝土年產銷量將達到700多萬方,鞏固了混凝土產量全省首位,有望進入全國前十。軌道集團發揮特房集團地產開發和工程代建資質優勢,有力提升軌道建設和軌道沿線項目開發能力。安居控股整合住宅、安居業務板塊,實現保障性和商品住宅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市政集團吸收城投公司、城市規劃設計院后,逐步打通城市建設更新業務上下游。金圓集團成為廈門銀行第一大股東,一行兩會金融牌照更加齊全。
強治理 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
黨的領導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完成所出資企業及下屬公司章程修訂工作,有效劃分黨委與各治理主體的職責邊界,全面落實黨組織研究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
董事會建設加速推進。市屬各層級企業董事會實現應建盡建,加快落地外部董事制度,市屬全級次企業“外部董事占多數”比例達到99.81%。立足管住管少管活,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全面落實市屬國有企業董事會職權。
市場化機制更加健全。市屬全級次企業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開展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情況調研,員工市場化公開招聘比例達100%,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比例達96.69%,不勝任退出比例達5.75%。
增活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進
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則分類分層推進混改,對于商業一類子企業宜改則改,商業二類子企業積極穩妥推進,規范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公益類子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推動重點企業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象嶼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引入招商局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兩家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截至目前,按穿透口徑計算,所出資企業的子企業混改戶數占比達72.77%。
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推動《廈門國有資產證券化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計劃》落實落地,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新增4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總數達12家。安居控股集團發行“中金廈門安居REITs”公募基礎設施REITs,為國內首批3只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之一。
積極探索中長期激勵措施。建發股份、建發國際集團、建發物業、廈門國貿、廈門信達、廈門象嶼等6家上市公司向高管、中層干部及部分核心骨干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權激勵計劃,選擇兩批共6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骨干員工持股試點。
促監管 國資監管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深化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健全企業國有資產統一監管體制,市屬工商類企業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比例達100%;取消委托主管部門管理的企業類型,由國資委代表市政府對15家出資企業全面履行出資人職責、國有資產監管職責、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職責。“一企一策”開展國有資本授權, 完成對4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授權工作。
構建立體化監督體系。出臺《廈門市市屬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問題線索查處工作指引》,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效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有效形成監督工作完整閉環。出臺《廈門市市屬國有企業經營投資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規范免責標準,提升容錯糾錯水平。
優化績效評價機制改革。建立市屬國企領導人員分類分級考核機制,對市屬國企黨委班子成員、董事會成員、經理層成員、工會主席等實行分類考核,實現領導班子成員全覆蓋。建立與企業功能定位相符合,與企業負責人選任方式相匹配,與分類監管要求相適應,健全業績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及干部任免相掛鉤的差異化績效評價機制。
抓黨建 國企黨的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制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基層黨建工作引領推動業務工作的發展路徑、工作方法,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出臺《廈門市國資國企年輕干部成長工程實施方案》《廈門市屬國有企業“四支人才隊伍”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推薦81名國企干部到市直部門、重大片區指揮部掛職鍛煉,選派16名國企干部參與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相對薄弱村駐村幫扶,遴選經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高技能工匠類、黨群和行政管理類共500余名人才入庫。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強化對國有企業重要崗位、重點領域、關鍵事項的管理,出臺剛性制度推進工程招投標廉潔風險防控,印發實施《關于加強廈門市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將每年3月份確定為“廈門市國企廉潔文化建設月”,以“常態化工作機制+月度性集中宣傳”綜合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努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