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鋁加工創新蝶變 推動廣西鋁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南鋁加工創新蝶變 推動廣西鋁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廣西投資集團 發布時間:2023-01-30
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廣投集團旗下鋁精深加工企業南南鋁加工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繼2021年實現歷史性盈利后再次迎來“大滿貫”:全年營收同比增長35%,持續保持盈利;其中銷量同比增長19%、平均加工費同比增長17%,實現“量價齊升”,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在南南鋁加工,“創新”是不變的關鍵詞,也是企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精神內核和自覺追求。
2021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其所用關鍵鋁合金材料部分來自南南鋁加工。這與南南鋁加工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攻克鋁合金新材料應用技術,全力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的工作思路密不可分。
當前,南南鋁加工擁有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30個平臺資質,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自治區主席質量獎、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西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等多項榮譽,持續保持技術創新優勢。
南南鋁加工以首席科學家張新明教授50多年理論研究沉淀及百余名碩博士研發創新成果為基礎,與航空工業制造院、各航空主機廠、知名汽車制造商、全球3C泛半導體頭部企業等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圍繞前沿鋁新材料應用問題開展深入合作,不斷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2022年,南南鋁加工首臺套氣墊爐正式點火投產。走進公司冷軋制造中心,這條長達300余米的大機器可大幅提升企業高表面、高性能鋁合金薄板生產能力;在熱軋制造中心,2020年建成投產的輥底爐亦承擔著這樣的使命,打通了航空航天鋁合金中厚板全線生產裝備中受制于人的最后一環。
輥底爐、氣墊爐的上線,是南南鋁加工推進關鍵材料和裝備自主可控取得的重要成果,彰顯著公司走創新之路的決心和實力。
2022年,南南鋁加工完成“一總部多基地”新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專業化整合,對“管人、管事、管資產”三件大事管控更加科學、更加精準、更加到位,將市場化、專業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南南鋁加工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植入到各生產基地企業中,強化多制造基地業務環節之間的一體化協同。
從西南綠城到天山南北,五地九企通過一體化協同緊密聯結在一起,實現業務環節運作效率與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提升。
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2022年四季度,在定全年、保全局、奪勝利的決戰時期,南南鋁加工掀起沖刺年度任務目標的高潮,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
“一總部多基地”各企業堅定“穩增長保安全、抓項目促發展”的信心決心,搶抓時間進度,加快項目建設,確保加緊加急完成技術調試等項目建設基礎工作,全速推進多個重點項目及配套項目的主體施工、試生產及優化精調等工作;落實生產計劃,推進年度目標,重點產品、戰略訂單及重點訂單整體入庫情況、產品按期交付率呈環比“雙上升”態勢,全力以赴確保年度任務圓滿收官。
與此同時,南南鋁加工將大數據和智能化運用到企業生產經營,作為廣投集團先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試點,領頭培育了車間智能排產、精益生產管理、智能倉儲、產品質量優化、可制造性設計、決策支撐、數字基礎設施集成及數字孿生工廠建設八大數字應用場景,已建成智慧制造系統平臺,覆蓋從銷售采購、研發設計、計劃排產、生產制造、質量分析檢測到入庫發貨的各個環節。
在智慧制造系統平臺的輻射下,企業訂貨到交貨的時間縮短33%,運營成本降低15%,產銷量增加60%,生產效率提升25%。
這一年,南南鋁加工心懷“國之大者”,鑄就“大國重器”,以工匠精神譜寫新時代奮進新篇章,公司涌現出一大批鋁加工行業領軍人才,形成人才高地。
雷翊君的故事,是其中之一。
在2022年“廣西工匠”名單中,南南鋁加工熔鑄制造中心經理助理、鑄造工長、技師雷翊君位列其中。在這之前,雷翊君曾榮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南寧市“首席技師”、“南寧工匠”等,2020年“雷翊君技能大師工作室(市級)”獲批建設……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雷翊君十年磨一劍、匠心鑄重器的有力證明。
自2012年入職以來,雷翊君一直從事鑄造生產,從鑄造主操到鑄造工長,用10個春秋磨礪成為了國之重器的鑄造者,擁有了以自己名字來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
2022年,為進一步提升熔鑄效率,他和團隊積極摸索專研,通過管理前移、優化排產、優化工藝及生產流程等多措并舉,將1#-4#線的熔煉效率提升了50%、鑄造效率提升了25%,并創造熔鑄制造中心建廠以來熔煉爐的最高熔化效率,推動熔鑄制造中心產量效能倍增。在雷翊君與團隊的努力下,7系硬合金圓棒成品率較2022年上半年提升了9%。
在南南鋁加工,“雷翊君”們有很多。他們,構筑了企業發展的根基。
下一步,南南鋁加工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廣投集團黨委領導下,按敢為敢干敢首創,以實際行動推動廣西鋁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