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國資委“四個強化”探索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新路子
湖北宜昌國資委“四個強化”探索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新路子

文章來源:宜昌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06-25
“以業績論英雄,按貢獻施獎懲”,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對國企負責人的實施的一項激勵約束機制,是強化出資人職能職責,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開創性。宜昌國資委自2006年對出資企業實施經營業績考核工作以來,針對企業所處發展階段不同、企業性質和類別不同,科學實施分類考核,建立“雙目標考核”模式,選定“方向標”激發“驅動力”,經過近8年探索和實踐,逐步走出了一條施加壓力、激發活力、增添動力、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第一,強化經營者績效意識,自覺接受經營業績考核。宜昌國資委從2006年起,按照市政府授權,先后對宜化集團、安琪集團、交運集團等21家出資企業進行經營業績考核,為充分發揮經營業績考核的“方向標”、“驅動力”作用,在推行經營業績考核之初就把增強企業經營者績效意識擺在首位,牢固樹立“以業績論英雄,按貢獻施獎懲”的觀念。一方面,制定和出臺了《出資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和《出資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強化制度約束,實現制度管人、管事、管薪酬。另一方面,更新企業經營者觀念,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投資回報意識。以多種形式向企業經營者灌輸經營的是國有資產,應該自覺接受考核,努力通過考核,最大限度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
第二,強化考核方式方法改進,考核導向不斷優化。一方面,由只注重效益轉移到注重企業戰略發展。宜昌市屬出資企業涵蓋多個門類和行業,過去基本上采取的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注重企業效益和規模等財務指標的考核,雖然在有效促進企業經營效益上水平、管理上臺階等方面令人滿意的成就,但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忽視企業長遠發展。為此,從2009年開始,市國資委調整思路、大膽創新,探索實施了“雙目標”考核模式,即在出資企業中全面增加了工作目標的考核內容,所有企業的考核都分為經營目標和工作目標兩部分。工作目標以國有企業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政府工作目標為主,使企業在貫徹市委、市政府、宜昌國資委的意圖,強化市屬國有經濟的帶動力方面導向與責任更加明確。經營目標則仍以效益指標為主,要求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增強資本收益回報意識。同時,根據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和不同發展階段,合理確定考核權重,使工作目標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機結合,從而大大提高了業績考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這一做法得到了國務院國資委的充分肯定,并在2012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推廣。
另一方面,由重企業戰略發展向注重企業價值創造轉移。從2010年起宜昌國資委針對企業發展新變化,經營業績考核“方向標”再次實現轉移,逐步向注重企業價值創造轉移。以宜化集團、安琪集團、交運集團、夷陵國資公司等企業為試點,引入EVA(經濟增加值)考核。2012年,為全面推進EVA考核,宜昌國資委修訂了《宜昌國資委所出資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在辦法中把EVA作為基本經營業績考核指標。EVA考核的引入使出資企業不僅重視企業利潤情況,更要重視能夠帶來利潤的資本成本,使出資企業明白只有利潤總額扣除所占用資本成本后所得到的,才是企業真正創造的價值,促使出資企業更加重視發展質量,更加注重資本的保值增值。
第三,強化獎懲“三掛鉤”,讓激勵約束機制落到實處。一是重激勵硬約束,考核結果與經營管理者薪酬掛鉤。一方面,按照“業績上、薪酬上”的原則,將“雙目標”考核結果嚴格與薪酬掛鉤,按得分多少確定A級、B級、C級和D級,并給予相應的薪酬。另一方面,加大對負責人領取薪酬的監管。不僅要求一把手風險抵押金劃入國資委專戶,副職的風險抵押金劃入企業專戶,還不定期組織抽查和年終聘請中介機構專門審計,保證了考核結果與薪酬有效銜接。二是重實績選賢能,考核結果與職務任免掛鉤。我委不僅將薪酬與業績考核結果緊緊掛鉤,還將考核結果與企業經營者職務調整與任免掛鉤,從2009年開始,先后對3家經營不善、效益較差的企業實施了重組整合,對其中1戶違規企業實行降級。2戶D級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職務調整,強化了考核的權威性。三是重回報強責任,考核結果與資本收益掛鉤。在業績考核責任書中將上繳國有資本收益的情況作為工作目標列入考核內容并進行量化打分。按時足額上繳國有資本收益的企業該項指標得基本分,多上繳的企業得滿分,沒有收益上繳的企業倒扣分,從而更進一步強化了企業負責人的國有資本收益回報意識。
第四,強化激勵約束效應,帶來三大可喜成效。一是保證了出資人監管的有效到位。通過業績考核與財務監督、薪酬分配、領導人管理等有機融合,達到了“三管合一”高度統一。二是促進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的落實。通過年年簽訂經營業績考核責任書和任務層層分解,實現“人人身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重擔”,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保障體系,實現壓力層層傳遞,激勵層層鏈接。三是促進了企業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通過實施經營業績考核,宜化集團銷售收入從2006年的34億元躍升至2013年的802億元;安琪集團規模效益始終保持全國第一,全球第三的領先地位;交運集團成為全省道路運輸企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據統計,在短短的8年時間里,全市國有資產總額、營業收入、所有者權益分別增長了4.89、7.89、6.0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