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國資委推動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
山東煙臺國資委推動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8-21
自2012年以來,煙臺國資委將推動市管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作為一項突出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多次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煙對企業進行理論培訓,召開座談會議進行系統指導,與駐煙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形式推動市管企業積極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工作。
目前,各市管企業按照部署要求積極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和效果。一是進一步統一了對商業模式創新重要性的認識。各市管企業都成立了專門推進機構,并通過組織學習研究都普遍認識到必須通過不斷的創新,建立適應企業特點的,能夠創造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挖掘企業最大潛力的個性化商業模式,才能使企業不斷的超越自我,實現持續發展。如泰和新材集團提出要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企業二次創業,進一步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北極星要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實現百年傳統鐘表品牌振興工作的新突破。
二是進一步明確了商業模式創新工作方向。各市管企業都能夠認真分析各自行業發展現狀,綜合運用現代商業模式理論和實踐成果,在學習借鑒典型企業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提出商業模式創新的思路和方向。東方電子集團結合自身比較成熟的精進管理模式提出了隨需而變進一步推進業務平臺轉型升級的創新思路;冰輪集團提出要將企業從賣設備到賣系統,再到賣服務的管理理念,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進行系統總結,構建自己的商業模式。
三是進一步建立了商業模式創新工作機制。各市管企業都能夠結合企業實際,研究商業模式創新的具體實施方案,且部分企業圍繞做好方案落實,建立了學習培訓、課題研究、組織調度等系列推進機制。如藍天開發公司、交運集團分別設立200萬元和100萬元商業模式創新基金,鼓勵員工全員參與創新工作;冰輪集團、藍天開發公司等企業邀請專家對企業員工進行系統理論輔導;交運集團發動員工全員獻策,梳理整理了50余個創新課題進行研究推進。
四是進一步開展了商業模式創新初步探索與實踐。部分市管企業已開始積極引導部門和成員企業從多角度尋找創新點并大膽探索實踐。如萬華集團利用IT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助推管理變革,對生產調度、財務管理、在線采購以及客戶維護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從PU(聚氨酯)產品供應商到PU服務商的角色轉變。國際機場與交運集團合作,將機場巴士交由交運集團運營,通過輕資產方式的合作節約了成本,同時也使交運集團通過合作獲得了二次轉乘、住宿等客戶群,帶來了收益。
五是進一步實現了商業模式創新助推下的穩步快速發展。各市管企業通過大力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工作,實現了規模效益的不斷快速提升。1-7月份,18戶市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9.9億元、實現利潤41億元、上繳稅金3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34.6%和3.85%;截至7月末,18戶市管企業資產規模達到1160億元、所有者權益41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45%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