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湖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5-20
湖北省當陽市積極推進國有資產監管運營全覆蓋,為推動區域經濟跨越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出臺30多項規章制度、50多項實施細則,構筑以制度管人管事新機制。湖北當陽擁有行政、事業單位144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3家,資產總額20多億元。為監管這些國有資產,組建了湖北當陽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臺了《當陽市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當陽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等30多項規章制度。針對產權管理、資產處置核銷、重大事項報告、資產租賃等環節制定了50多項實施細則,全面構筑了以制度管資產管人管事的新機制,為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了體制保障。
二、295宗行政事業性資產納入監管范圍,監管觸角向鄉鎮延伸,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20%以上。一是抓閑置資產“非轉經”。對25個行政事業單位用于自收自支的295個商業門店及土地實行“非轉經”,實行統一運營,收入全部納入國有資本收益。二是抓不動產權集中管理。湖北當陽國資辦統一收繳了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產權證書,重新向各單位發放《當陽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權證》,從源頭上控制了各單位用資產抵押擔保、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產權轉讓等行為的隨意性。共集中土地產權308宗,面積2400萬平方米;集中房屋產權1365棟,面積108.4萬平方米。三是抓監管觸角向鄉鎮延伸。明確由鄉鎮、街辦財政所負責國有和集體資產監督,履行產權登記、資產監管等方面的管理職責,并納入年度考核目標。
三、公開拍賣資產20宗,年增國有資本收益近600萬元,國家所有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湖北當陽國資辦堅持資產經營處置透明化,嚴格把好“三道關口”,即資產評估關、資產核銷處置關和產權轉讓流程關,力促公開競價處置,確保國有資產最大幅度增值。近年來,公開拍賣資產20多宗,資產增值率達30%以上。同時,穩步推進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將租金收入、資產處置收入、國有股轉讓收入、企業上繳利潤全部納入預算管理。2012年實現國有資本收益1.32億元,其中租金收入592萬元,資產處置收入2420萬元,國有股轉讓收入7730萬元,企業上繳利潤2500萬元。
四、改善金融生態環境,融資6億多元,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方面組織企業積極參與銀企溝通交流活動,及時解決銀企合作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經濟金融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從優化投資環境的大局出發,既積極主動地爭取信貸資金,也旗幟鮮明地反對逃廢金融債務行為,支持金融部門按期收貸收息,督促企業按期還本付息,優化信用環境。2012年通過國資辦牽線搭橋,成功融資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