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江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1-23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委,計劃單列市國資委:
近年來,全國各行各業都非常注重利用紅色資源對黨員干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革命歷史和傳統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推動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學習黨的歷史,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江西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陣地,留下了燦爛、豐富的紅色資源,“四大搖籃”即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我委直屬的江西省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評價中心(2005年經江西省編委批準成立)在致力于全省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黨務干部培訓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利用江西豐富的紅色資源,對全省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打造了“體驗四大搖籃,再創國企輝煌”紅色主題教育品牌。2012年4月至7月,山西省國資委和青海省國資委委托該培訓評價中心在江西成功舉辦了5期革命傳統教育培訓班,共培訓學員近200人。學員們通過聆聽教授的專題授課、參觀革命舊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等,實地重溫黨的光榮歷史和奮斗歷程,這種形式上的體驗、親身的感受,更能使黨性教育內化于心,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洗禮。
紅色資源共享,發展目標一致。我們熱忱歡迎并積極配合、服務兄弟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委組織國企經營管理人員來江西開展“體驗四大搖籃,再創國企輝煌”紅色主題培訓,使國有企業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再創國企輝煌。
聯系人:邵婷婷
聯系電話:0791—87139705,13979136536。
附件:“四大搖籃”革命傳統教育簡介
江西省國資委
2012年12月24日
“四大搖籃”革命傳統教育簡介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存、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而江西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陣地,更是留下了燦爛、豐富的紅色資源,“四大搖籃”即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江西安源——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不久,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即把安源作為工人運動的基地,先后派李立三、劉少奇來安源開展革命活動,并于1922年9月取得了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勝利,這也是全國第一次罷工高潮中“絕無而僅有”的成功范例。作為當時“無產階級的大本營”,安源享有中國的“小莫斯科”之譽。
江西南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搖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1933年7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正式批準每年的8月1日為工農紅軍紀念日,并延用至今。1997年建軍節前夕,江澤民同志曾親筆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
江西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而井岡山精神,更是以“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成為之后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源泉。
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搖籃。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在這里,中國共產黨獲得了最初的“治國安民”的藝術,國家現在各個部委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它們的“根”。“紅都”瑞金,目前也是中國唯一可以掛兩面國旗的地方,一面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旗,一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四大搖籃一脈相承,共同組成了一幅中國革命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其彪炳史冊的革命勝跡和光耀千秋的革命精神,是中國紅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寶,也是江西獨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政治優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見證,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精神源泉。因此,它具有獨特的教化育人功能:通過將紀念館、革命舊址、舊居轉化為國企黨員干部教育的新課堂,把豐富的實物、史料轉化為國企黨員干部教育的鮮活教材,讓國企黨員干部通過形式上的體驗、親身的感受,使黨性教育內化于心,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洗禮。這種集講課、拓展、實踐為一體的新型國企黨員干部紅色培訓模式,寓教于游,寓學于行,教學內容豐富,課目生動活潑,培訓形式新穎、獨特,有效地解決了傳統培訓中的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方式方法枯燥等突出問題,充分讓國企黨員干部在培訓感知中覺悟,在實踐體驗中升華,是一種不是“培訓”而勝似的培訓。
除此之外,江西境內廬山、三清山、龍虎山、大覺山,山山鐘靈秀美;鄱陽湖、柘林湖、仙女湖、陡水湖,湖湖水碧天藍。走進江西,您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走進江西,您可以感受到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雙贏局面;走進江西,您還可以感受到人杰地靈、源遠流長的贛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