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福建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11-28
一是建立國資國企應對復雜經濟形勢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集企業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由廈門國資委領導、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各監事會主席以及企業主要領導一起研判分析市場形勢,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指導助推國有企業下大力氣拓市場、找商機、抓訂單。委領導深入企業調研和企業一道分析市場變化,指導企業主動對接市場,及時調整自身產品結構,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鞏固老客戶,開拓新客戶,創新營銷模式,搶抓產品訂單。
三是積極開展監管企業之間“購銷合作,抱團發展”活動,大力推動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原材料、主導產品和服務之間協同合作,推動監管企業之間實現購銷合作。
四是深入開展管理提升活動。指導企業找準自身薄弱環節和管理短板,兩眼向內抓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五是促進企業加快重大投資項目建設,把大項目、好項目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推進器,加強大項目、好項目資金保障,促成大項目、好項目早日建成達產達效,從而形成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六是結合企業實際,加快研究并指導推進企業充分利用綜改、島內外一體化、廈漳泉同城化、海西規劃帶來的新政策、新資源、新平臺、新機遇,推動國有企業加快布局全省及海西,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資源及產業擴張。
七是全力支持推進國企與央企、外企、民企“三維”項目對接。幫助企業“走出去”發展,為企業順利向外拓展牽線搭橋,開拓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發展項目的專家評審,幫助防范“走出去”風險。
八是推動新一輪的企業改革重組。加快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資源和業務整合重組,實現國有資源配置最優化。
九是營造企業發展良好環境。貫徹落實執行好已出臺的《廈門市國資委深入幫扶國有企業共渡難關的意見》中的六大類、18項服持企業措施,大力服務企業改革發展,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升質量效益,確保企業“穩中求進”發展。
十是不斷提高國資監管的能力水平。通過規范出資人的工作行為、加強監事會的監督指導等,促進、幫助企業規避風險、規范經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