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海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10-10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海南省國資委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聯手單位緊密配合,采取智力扶持、項目扶持、資金扶持等措施,扎實推進聯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4-2005年度聯手扶貧優秀單位”、 “2006-2008年度聯手扶貧先進單位”。在今年8月9日全省扶貧開發工作大會上,又被授予“2001—2011年度海南省扶貧開發先進集體”。省國資委扶貧點屯昌縣新興鎮新北村委會于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都榮獲“屯昌縣先進文明生態村建設單位”,這次又榮獲“2001--2010年度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是海南省榮獲“2001--2010年度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9個單位中的唯一一個村委會。
一、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創建文明生態村效果明顯。省國資委在屯昌縣政府的配合下,先后創建新興鎮新北村委會深園村、加樂塘村、干昌坡村等3個文明生態村,共修建農村水泥路2300米,硬化村巷5000米,修建宣傳文化室一間,球場3個,安裝衛星有線電視設備一臺,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得到改善,帶動村民創建文明生態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明顯提高,使村民從“要我創建”到“我要創建”的轉變。其中加樂塘村2010年被評為全省生態文明示范村。
二是農民收入不斷提高。通過建設文明生態村,農民人均收入從2005年不足2000元到2011年超過5000元,年平均增長25%。基本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
三是扶持生產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共扶持農戶種植橡膠250多畝,種植冬季瓜菜60多畝;每戶平均每年養豬10頭;修建一個小水庫20畝,灌溉水田受益面積70畝;形成橡膠、冬季瓜菜、養豬為主的長短期結合的農業產業結構。
四是扶持教育惠及百姓。資助貧困大學生5名,資助2名困難家庭的孩子完成小學和中學學業,幫助新園村一貧困戶的孩子上技校讀書,扶助新北小學課桌、圖書、電風扇等,教學條件得到改善。
二、扶貧開發工作主要作法
一是領導重視,健全機制。省國資委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長期而重大的任務擺上議事日程,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內容。委領導曾多次到扶貧點考察調研,委黨委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扶貧開發和創建文明生態村工作。每年年初召開聯席會議,與屯昌縣新興鎮政府一起研究發展思路,制定了創建文明生態村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總體思路是: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整村推進。重點做好四項工作:1)加強村基層組織建設,選好帶頭人;2)搞好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3)幫助村民發展生產;4)加強村民的教育培訓工作。在2010年全省扶貧工作會議上,李賢忠副主任代表國資委作了扶貧經驗交流發言。省國資委于2011年6月召開省國資委系統扶貧工作座談會,省扶貧辦趙子導主任、省國資委李賢忠副主任出席會議,并對國有企業扶貧開發工作提出要求。為了扎實做好省國資委的扶貧工作,委領導指示兩名處級干部專門負責抓落實。
二是工作扎實,積極推進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從2006年開始,在屯昌縣新興鎮深泥村共扶持30多萬元,創建文明生態村,并贈送農村科技書籍一批,購買電視機、DVD機各一臺、辦公桌椅一批。還根據群眾的意愿,經縣政府同意,2007年將“深泥村”更名為“新園村”,意為“建設新農村,建設新家園”。2007年上半年在新興鎮干昌坡村扶持8萬元,群眾自籌2萬元,修筑環村路1000米,修建籃球場一個,硬化了村巷。2008年在新興鎮加樂塘村扶持6萬元,用于改善基礎設施和幫助群眾發展生產。2011年,扶持5萬元給新北村委會,屯昌縣政府配套28萬元修建了1000米農村水泥路。當年在加樂塘村下鄉、現在旅居新加坡的一位華僑回到加樂塘村,看到村里發生的新變化,當場表示捐助15萬元,于2012年4月建成了一間100平方米的文化室。農民群眾稱贊國資委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三是找準路子,因地制宜,發展生產。2006年給新園村購買2萬元豬苗,統一修建豬圈,扶持豬苗,配套了沼氣池。扶持7萬元的橡膠苗發放給農民。2007年5月,指導和幫助新園村率先在全縣成立了第一個農民養豬合作社,扶持6萬元,修建100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沼氣池和排污池,還挖掘了一口魚塘,采取以養豬促養魚,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此項工作得到時任省委副書記于迅同志的充分肯定。2009年,扶持加樂塘村5萬元,修建一個小水庫,灌溉水田受益面積70畝,還可養魚,年可增加收入2.5萬元。
四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生產技術水平。扶持2000元,聯系有關農業技術部門對農民進行冬季瓜菜、橡膠管理技術等培訓。先后組織新興鎮的領導、村委會干部、種養專業戶共10批550多人次分別到海口市演豐鎮、云龍鎮本立村、三亞市檳榔園村、海南省嶺腳熱帶作物場等地參觀學習文明生態村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每年的海南冬季農產品交易會,組織村干部到會參觀學習農業新技術。通過參觀學習活動,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增強了建設文明生態村和大力發展生產的信心。
五是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2006年省國資委扶持5000元資助新興鎮5名貧困大學生,2007年先后扶持6800元資助2名困難家庭的孩子完成小學和中學學業,省國資委駐村干部王德海同志還捐款1500元,幫助新園村一貧困戶的孩子上技校讀書。2008年省國資委扶持4000元解決困難家庭孩子上學難問題。2010年扶持5000元用于改善新北小學的教學條件,安裝教室風扇12臺,并組織贈送了一批科普圖書,2011年捐助65套新桌椅。扶持加樂塘村5000元,配套文化室文化設施。2011年省國資委黨群處楊謙同志捐款3100元,支援革命老區塘內村修路。
六是關心群眾的生活,共建和諧社會。省國資委連續7年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每年中秋節、春節,組織干部帶著大米、食用油、棉被等慰問品和慰問金到新興鎮慰問困難黨員、貧困戶和敬老院的老人,當他們接到慰問金和慰問品時,都感激地說:“國資委真是我們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