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地方掃描 > 正文
        宜昌國資委力推資源短缺型企業轉轉型發展

        文章來源:宜昌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10-09

          實施專題調研,提出實施六大戰略應對資源短缺難題


          資源短缺型企業如何著眼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在實施結構調整中拓寬思路,尋求新的路徑,實現做大做強,是當前眾多產品生產性企業面臨的難題。今年以來宜昌市國資委立足推進資源短缺性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對宜昌17家企業展開調研,結合宜昌實際明確提出了資源性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指出轉變發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明確提出了資源短缺型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和對策。

          轉變發展方式,是當前國企發展的首要任務,更是做大做強國有企業實現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徑。為摸清宜昌產品生產性企業資源和原材料供求情況,著眼于企業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宜昌市國資委組織專班,深入宜化集團、安琪集團、興發集團、當玻集團等17家生產性企業,采取實地查看,走訪座談和發放問卷等方式開展了調研,在對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資源短缺型企業著眼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和對策。

          一、 宜昌資源性企業發展對宜昌經濟社會的效應

          資源型企業是指對自然資源實施開發和產品生產,促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的企業。綜觀宜昌資源型企業的發展歷程,對經濟社會發展至少帶來五大顯著效應。

          一是資源開發促進地方經濟脫貧致富。宜昌現有礦山企業860多家,主要分布于夷陵區、遠安縣、長陽縣、興山縣、秭歸縣、五峰縣等山區縣市,從70年代起,隨著宜昌化學工業的蓬勃興起和發展,即出現磷礦、原煤等礦產資源的較大規模的開采,國家開采、鄉鎮集體開采、個人開采相繼出現,并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使一些貧瘠鄉村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夷陵區樟村坪村、遠安枸家埡村等就是在當地磷礦資源開采中實現村民脫貧致富的。

          二是資源利用轉化為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隨著化工行業的發展,人們對資源財富的認知不斷提高,力促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的意識不斷增強,產品研發能力不斷提升,一批化工企業立足自身優勢,推出了一批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產品。如宜化集團由最初普通磷肥生產到生產離子膜燒堿、磷酸;興發集團從最初的磷礦粉到生產五鈉、六偏磷酸鈉、磷酸乙銨等精細化工產品,在搶占產品市場制高點的同時,效益指標成倍增長,有效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

          三是資源性產品不斷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轉換。

          上世紀末期,號稱“亞洲磷礦心臟”的宜昌市,對礦產資源沒引起足夠重視,很大程度上是出賣原始磷礦資源或進行粗加工獲取微薄效益。磷化工只有黃磷、普鈣和五鈉3個初級產品,至80年代磷礦資源利用開發才不斷走出“三多三少”格局。即粗加工產品多,精加工產品少,低技術含量多,高技術含量少,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并不斷向高產品檔次、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邁進,開發出一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高精尖產品。宜化集團是集磷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為一體的大型化工集團。早在“十五”時期就按照宜昌市打造國家級化肥基地的部署,建成了年產150萬噸磷復肥廠,生產出了品質優良的高濃度磷復肥。宜昌興發集團也是依托豐富的磷礦資源快速掘起的化工企業,現擁有三聚磷酸鈉年生產能力25萬噸,黃磷10萬噸,六偏磷酸鈉6.6萬噸,二甲基亞砜2萬噸,次磷酸鈉1萬噸,五硫化二磷1萬噸,酸式焦磷酸鈉1萬噸。主導產品出口亞、歐、美、非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最大的六偏磷酸鈉生產企業,華中地區最大的磷化工生產基地。當今正努力實現工業級磷化工產品向食品級和電子級轉變,無機磷化工向有機磷化工延伸,并朝著國際一流的環保型精細化工企業邁進。

          四是珍惜資源、保護資源意識逐步增強。資源是有限的,珍惜資源、保護資源不但關系到生態環境,更直接關系到子孫萬代生存和發展。隨著人們知識和素質的提升,資源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一方面棄貧采富現象在礦產開發企業得到遏止。不規范開采、亂開亂采,采品位高的棄品位低的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著眼可持續發展,限量開采,規范開采得到有效實施,宜化礦業公司按企業對磷礦資源的開采能力年可達到200萬噸,按照規定限額,每年實際開采僅180萬噸 ,有效控制了磷礦資源的開發。

          五是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已探索出有效途徑。近年來伴隨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穩步推進,宜昌一批資源短缺型企業致力轉型發展。一方面,尋求資源富集地,科學實施對外投資辦廠。近年來,宜化集團、安琪集團對外投資已逐步拓展到貴州、新疆、廣西、河南、內蒙等全國20多個省市,形成20多家子公司和孫公司,年增銷售收入20多億元,利稅 2億多元,投資回報率達50%到100%,已成為宜昌國有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很大程度上對本埠企業起著反哺作用,支撐著宜昌國有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優勢,多業并舉。宜化集團針對本地資源短缺,化工發展受限等問題,積極進軍房地產等多領域,近年來在諸多因素制約面前,企業始終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物資集團原是一家以倉儲、物流為主導的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實施“三大板塊”戰略,即“倉儲物流壯大一塊、旅游開發成長一塊、傳統產業復興一塊”,在短短的3年中,依托自身優勢,成功收購和開發了青龍峽、車溪等旅游景點;積極參與三峽物流園中心項目建設,形成輻射“一線、兩點和三區”的區域性網絡。其中,三峽鑫物汽車城強勢輻射渝東鄂西;致力變廢為寶,金屬回收、民用爆破不斷向專、精、特、新方面發展,通過資產整合和改革改制,盤活存量資產過億元,企業從多年虧損中脫穎而出。

          二、資源短缺型企業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對17家資源性企業調查,磷礦、原煤、石英沙、糖蜜、硫磺、硫鐵礦等是其產品生產主要原材料,主導產品主要原材料需求情況表明,資源短缺在宜昌工業企業已表現十分突出。雖然外地原材料的購進彌補了本地資源科短缺,但同時也帶來系列困難和問題。

          一是本地資源趨于枯竭,生態環境惡化 。宜昌工業的快速發展,帶來宜昌資源特別是磷礦、煤礦等資源即出現大規模開發,致資源儲量逐年減少和枯竭,既制約了相關工業的發展,又帶來生態環境的惡化。從調研的17家產品生產性企業可以看出,20多種產品,主要原材料資源短缺率平均達50%以上,有些原材料基本全部從外地購進。隨著資源枯竭,礦山由富礦變窮礦,對地方的社會貢獻率開始降低,地區經濟效益也急劇下滑。如原以香溪河礦務局為主導的宜煤集團很大程度上是因資源枯竭致企業生存困難,不得不破產解體。同時資源型企業除存在“三廢”污染外,還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地塌陷,固體廢棄物堆放,水資源的破壞和空氣污染等,有的已嚴重危及到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依賴外地資源,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攀升。由于本地資源短缺,部分原材料不得不從外地購進,運輸費、人工費等產品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宜化股份公司從外地采購原煤,每噸增加成本150元至200元,安琪集團宜昌本部從外地采購糖蜜每噸增加成本200多元。近年來,通過對外投資辦廠,既開辟了新的產品市場,規避了本地產品的相互剎價惡性競爭,又可以減少產品運輸成本。據了解,貴州宜化尿素除每噸生產成本低宜昌200多元外,銷售價格每噸也高于宜昌200多元。安琪集團外地投資的5家公司活性干酵母每噸生產成本平均低于宜昌300至500元。

          三是企業空間受限,規模發展難度加大。我市以資源為主導的產品生產性企業大多位居城區或城市郊區,由資源、場地限制加上特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三峽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構建,這些以資源消耗為主導的工業企業,不但存在環境污染問題,而且企業發展空間受限,規模發展已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實施外遷和轉型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三、資源短缺型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勢在必行

          宜昌共發現礦產資源1000多處,礦種88種,礦床377處,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近2000億元,潛在價值居全省前列。宜昌資源性生產企業主要對煤、磷、硫磺、硫鐵礦、汞、石英砂等礦產資源依附程度較高,全市原煤年開采量400多萬噸,年需求量500多萬噸,20 %依賴外地購進;磷礦石本市年開采量600多萬噸,年需求量800多萬噸,25%來自宜昌周邊地區。其它礦產資源雖然現階段能基本滿足宜昌生產性企業需求,但長此以往也勢必導致資源短缺。

          礦產資源作為天然的生產要素本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耗竭性、稀缺性、分布不均衡性、不可再生性和動態性等特征。資源短缺則是制約企業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宜昌過去對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不夠,更缺乏既有利于資源開發,又能夠減少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特別是促進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涉及經濟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區域經濟發展、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治理、資源勘查開發、資源稅費改革等多個領域,導致在規范管理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綜觀資源短缺型企業現狀,要著眼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已勢在必行。

          第一,轉型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資源型企業依托資源形成和發展,而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有周期性的,即開發——高潮——衰退——枯竭。能否在資源的經濟周期后實現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國內外大量資源型企業發展的事實表明,選擇的發展戰略不同,其結局也截然不同。一種是完全依托資源優勢,自始至終發展資源性產業,資源性產業“一業獨大”,經濟結構嚴重畸形,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區域內可開采資源的條件及資源性產業的發展,結果在資源的經濟生命周期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現“礦竭企衰”的結局。另一種則是在依托資源優勢發展資源性產業,推動經濟規模壯大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非資源性產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不再主要依靠資源開采,從而避免了“礦竭企衰”的結局。如我市所屬的興山縣,以興發集團為主要經濟支撐,依靠的是當前豐富的資源優勢,但這優勢總有枯竭之時,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未雨綢繆,從戰略上盡早謀劃經濟結構調整,這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轉型發展是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資源的有限和不可再生特征,決定了資源型企業發展并非永無止境。資源型企業一旦失去資源和產品市場,企業必將隨之陷入發展困境。我市原宜煤集團、富磷集團等資源型企業,正是在資源枯竭之后企業出現的衰敗,至今仍有大量歷史遺留問題,政府承擔巨額負擔。資源短缺型企業要想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實現做大做強,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另辟蹊徑謀發展,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四個協調”。即: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才能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發展。

          第三,轉型發展是遏止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本舉措。資源短缺型企業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生態環境惡化、環境污染等問題。一方面是因為粗放型開采,造成資源損失和浪費,另一方面是因為資源回收率和土地復墾率很低,加速了資源枯竭速度。由于生態環境得不到有效保護和及時治理,必然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地表塌陷,從而引起地下水和空氣的嚴重污染,致使資源所在地的生活質量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此,要想從根本上遏止資源短缺型企業的生態環境惡化,除了加大治理力度外,必須加快轉型發展,從源頭治理和改善生態環境。

          四、實施“六大戰略”推進資源短缺型企業轉變發展方式

          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經濟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

          所謂轉變發展方式,其實質就是經濟結構調整,即通過發展接續和替代產業,逐步減少對資源的依賴程度,逐步實現經濟結構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

          基于宜昌資源型企業發展現狀,首先要要明確轉型發展的思路。即: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低效粗放、資源環境代價過高,轉變為高效集約、要素組合,優勢充分發揮、可持續的格局;產業結構由低水平重復建設、服務業落后、高端產業實力弱,轉變為技術含量較高、服務業比較發達、整體競爭力較強的格局;區域發展由區域生產力布局不合理、發展差距過大、公共服務發展不平衡,轉變為特色優勢明顯、區域發展比較均衡、公共服務協調的格局。在轉型發展的措施和對策上必須實施“六大策略”。

          第一,實施宏觀經濟調整戰略,在優化產業布局結構上下功夫。

          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促進企業轉型發展、跨越發展首選之策,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針對目前我市國有經濟發展現狀,一是要加快改造傳統制造業,提升其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大力開發和使用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態環境友好的先進適用技術,加速淘汰落后設備和工藝,堅決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振興裝備制造業。二是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立足宜昌優勢,發展現代物流,綜合旅游等服務產業,與當今發展需求相適應,與構建現代化特大城市相適應。三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依靠科技進步,開發科技含量高、產品檔次高、附加值高,市場短缺的產品;四是提升產業價值鏈的地位,盡快從低附加值的組裝生產向產業鏈的上游升級。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和對外投資,健全開放經濟的風險防范機制。創建布局緊湊、產業聚集、資源節約、功能優化、開放和諧的企業發展新模式。

          第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推動多向、多元發展上下功夫。

          單純過度依賴資源,產業結構單一,一業獨大,是資源短缺型企業病根。轉型發展就是要擺脫這種局面,實現多元化發展。面對工業化躍升期、城鎮化加速期、節能環保攻堅期、新技術革命成長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期的時代特征,必須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動力,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跨越發展為目標,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并購重組和項目建設為重點,調整優化資源型企業的布局和結構。一方面積極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正如興發集團重組磷化集團,推動資源向優勢主導產業集中,向重點品牌企業集中,實現專業化、集中化、集群化。另一方面,資源嚴重短缺的企業,要超前謀劃新產品開發,提前介入新興產業領域,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注重發展的前瞻性,審時度勢,抓好重大投資、重大項目興建,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走出資源短缺的束縛,努力適應經濟形勢變化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需求。

          對宜昌磷化工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磷化工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從規模到結構、從技術到產品,必須切實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堅持節約發展、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緊緊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提高對外開放程度,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素質人才,增強在大開放前提下大力提升技術發展能力;要依靠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磷化工科技開發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按照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做好磷資源利用、磷復肥生產和磷精細化工產業鏈的區域配置,加快做大做強具有明顯優勢的產業鏈,重點發展磷資源產業鏈,黃磷清潔生產鏈,中低品位窯法磷酸產業鏈,精細磷化工產業鏈和高濃度磷復肥產業鏈,推進磷化工產業持續、健康和穩步發展。

          第三,實施資源高效利用戰略,在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上下功夫。

          資源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刺激了對資源和要素的過度消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規范競爭秩序,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優化結構、促進創新和提高效益上的基礎性作用。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性、市場供求狀況和環境代價的資源價格體系。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定價和監管機制。推廣資源有償開采制度。完善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加強激勵性、限制性和懲罰性制度建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

          第四,實施資源保護戰略,在規范資源管理上下功夫。

          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宜昌寶貴財富,必須規范開采、有節制開采。針對宜昌磷化工業發展及資源開采現狀,必須把住“三關”

          一是實行總量控制, 額定礦山產能。為了確保整治成果,從2001年起,宜昌市就開始實行磷礦開采總量控制、憑證調運。每年根據市內加工企業年需求量制定開采總量控制計劃,由市政府行文下達到縣區,再由縣、區政府行文分解到采礦企業和相關部門, 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已取得顯著成效。實踐表明,這種額定礦山產能,對礦山年開采總量實行票據管理的做法,是保護磷礦資源科學開發利用的有力、有效、有利的一項重要措施。這項措施的實施,遏制住了礦山企業“有水快流”、“有財快發”的短視行為,杜絕了供大于求、低價傾銷非理性行為的發生,延長了礦山開采服務年限,提高了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資源保障程度。

          二是建立電子監管站,堵住非法營運。目前我市在夷陵、遠安和興山三縣區各磷礦區的主要道路建立了6個監管站。各監管站都建立了電腦驗票、電子監控、電子計量、稽查攔截和電子追蹤系統,形成了完善的電子監控網絡。電子監督管理站的建立,有效控制了非法開采計劃的實施,遏制了亂采濫挖行為。這一措施的實行,使長期困擾宜昌礦業的亂采濫挖之風逐漸平息。針對目前資源短缺現狀,必須進一步強化這一監管措施,堵住非法營運和資源流失。

          三是制定開采條件,抬高準入門檻。我國曾經有過一時的“礦業熱”,引發大量的社會資本向礦業領域瘋狂挺進,把巨額資金當敲門磚,力圖砸開礦業領域的大門,取得資源積累財富。宜昌磷礦理所當然地會像磁石一樣粘住了礦業投資者的眼球,國內外想到宜昌辦礦的人趨之若鶩,絡繹不絕。客觀評論,把資金投入礦業開發,把礦業當事業發展的投資者是主流,他們的行為符合政策法律法規,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應當鼓勵和支持。但只想取得礦權,轉手倒賣礦權,先把地盤圈到手,再謀取個人私利的投資者也大有人在。原昌達化學工業公司民營化改制和礦山資源整體低價轉讓,很大程度上帶來國有資產的流失和損失。因此,今后對礦產資源的擁有和開采,必須抬高準入門檻。

          第五,實施循環經濟戰略,在實現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上下功夫。

          循環工業就是建立工業系統的循環再生產過程,盡量將“工業三廢”消滅在生產過程中,以實現工業生產的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磷化工,特別是黃磷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資源化,是宜昌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的關鍵,而將廢棄物做到資源化的技術則是攻克這一關鍵的根本。必須緊緊揪住這個“牛鼻子”組織攻關,從而在這個關鍵點上不斷取得技術突破。

          目前,興發集團在黃磷規模化、清潔化技術和黃磷生產中的“渣、氣、熱”利用技術方面取得系列性進展,已利用這些技術對黃磷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同時采用電除塵技術改造現有的濕法除塵和尾氣凈化提純技術,改變了絕大多數企業只將尾氣作燃料使用的處置方法,將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充分利用,生產出碳化學品;采用鋼鐵行業中間包技術改造水淬磷渣處理方法,充分利用熔融磷渣的熱能生產出微晶玻璃、微細粉摻合料等高檔建材,改單純賣磷鐵為將其深加工生產出磷酸鈉鹽聯產鉀肥、氧化鐵紅。黃磷生產中對“渣、汽、熱”廢棄物資源化的成功突破,把令人頭痛的污染源轉化為滾滾而來的財富源,為宜昌做好磷資源的節約利用、持續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寶貴經驗。

          強化節能減排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方面。資源型企業要著力從經濟發展結構上實現減排,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清潔生產,循環利用,走出一條低耗無污染的新路子 。

          第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在追求擴張、轉移、反哺效應上下功夫。

          資源短缺型企業實施對外投資辦廠是轉型發展重要途徑之一。一是有利于實行資本擴張。經過多年的發展,宜昌一批優強企業通過內涵改造和提升,已積蓄了相當可觀的能量,具備了對外擴張的條件和實力。以資本輸出來帶動產業輸出、技術輸出、勞務輸出和商品輸出已是大勢所趨。資本的“外溢效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本地資源短缺,發展場地受限的情況下,走出去發展不失為良策。宜化集團、安琪集團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與對外投資企業的低成本擴張是分不開的。二是有利于產業優勢的延伸。近年來宜昌化工、生物產業集群已具備完整而又高度關聯的產業鏈,在一系列要素瓶頸制約的情況下,把外地資源看作是本地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市場、一個基地甚至是一個車間,以此來用足用好異地的各項資源和政策優勢。安琪崇左公司駐地是中國最大的甘蔗種植基地區,是生產糖蜜的主要原材料,安琪崇左公司投產后不但使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而且下游產品又為當地造紙業發展提供優質原料,同時,污水經處理后制成肥料應用于甘蔗,實現循環利用。三是有利于實現市場對接。宜化、安琪在全國各地有著廣泛的客戶群,但地域的阻隔往往造成了庫存的增加、交貨期的滯后以及運輸成本的提高。通過對外投資選擇資源豐富、客戶相對集中的區域,建立生產基地,開辟銷售窗口,既可降低生產成本,又可實現市場的無鏠對接。四是有利于規避環保制約。宜昌化工企業受本地資源條件及生態承載力的限制,加快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對外投資后可另辟蹊徑,進而騰出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產業的優勝劣汰。尤其是通過產業的優勝劣汰,留住科技含量高、投入產出高的產業,“請”出環境污染高、資源消耗高的產業,既調整了產業結構,彰顯了區域產業比較優勢,又優化了發展環境,從而實現產業的騰籠換鳥。資本輸出也不等于資本外流,更多的是反哺地方經濟的潛在動力。只要根在宜昌,無論在外怎樣發展,都能通過各種方式的反哺,實現對本土經濟的驅動和催化,達成雙向共羸。因此,要鼓勵有條件的優強企業在加大本埠企業投資與發展,為本埠經濟發展作貢獻的同時,走出去,實施對外投資,壯大骨架,增強實力。對實施總部經營一體化模式,于本埠繳納稅收,為本埠經濟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對外投資企業,給予適當的獎勵。

          當然對外投資企業必須立足宜昌,效應宜昌,為宜昌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總結推廣安琪集團“總部經營一體化模式”經驗,統一品牌、統一收購、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由總部母公司以市場銷售的一定比例收購集團子公司產品,并統一進行市場定價銷售,產品價差有效轉移,從而給宜昌本地帶來新增稅收,實現了總部所在地與子公司所在地“多贏”局面。對投資子公司實行非生產性開支監管、招投標監管、分析化驗監管、投資收益監管、生產安全監管,壓縮管理層級,形成整體效應,實現擴張、轉移、反哺等效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97性无码区免费|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资源中文在线8|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五月丁香啪啪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2019中文字幕大全|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yy111111少妇无码影院|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