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湖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02-29
一、落實法規,全面推進資本預算工作。以貫徹落實《湖北省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為契機,將經營性國有資產和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統一納入管理,拓展國資監管和資本預算范圍,做大資本預算“蛋糕”。沒有起步的市州,積極爭取市(州)委、人大和政府的支持,創造條件,盡快落實出資企業,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有條件的縣(市),應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力爭在“十二五”末期,做到市州全覆蓋,所轄縣(市)有突破。
二、圍繞中心,統籌制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規劃。圍繞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圍繞國資監管中心工作,統籌規劃,研究制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規劃,培育重點企業,服務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三、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資本預算管理機制。一是積極參與地方有關資本預算重要文件和管理辦法的研究制定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資本預算支出、執行、監督檢查和后評價等制度,做到全過程都有章可循,規范操作。三是研究合理的資本收益上交比例,處理好企業經營積累與持續發展的關系;探索建立適應股權多元化企業的常態分紅機制,維護國有股東權益。四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不斷改進資本預算管理機制;完善資本預算編制程序,充分體現出資人意志。
四、夯實基礎,不斷提高資本預算管理水平。一是加強基礎管理,建立出資企業基礎信息和項目管理庫,準確掌握動態情況。二是合理確定支出重點和方向,注重投資效益,講求投資回報,科學編制資本預算建議草案,發揮資本預算的引導帶動作用。三是加強執行監督,確保資本預算取得實效。研究建立分階段的資本預算執行報告制度,將事后審計監督轉向日常動態監督。研究建立資本預算支出效果后評價制度和資本預算考核評價問效機制,增強責任,促進支出安排更加科學有效。
五、加強交流,積極探索做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方式方法。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成績,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加強業務指導,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探索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