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國資委組織八個調研組赴省屬企業把脈問診 排憂解難
湖北國資委組織八個調研組赴省屬企業把脈問診 排憂解難

文章來源:湖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02-06
新年伊始,湖北省國資委組織八個調研組深入26戶省出資企業調研,共商發展大計,為企業排憂解難,以此作為貫徹落實“三抓一促”會議精神的抓手,深入開展“喜迎十八大,爭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湖北省國資委黨委高度重視這次調研,早就春節前將其列入“節前八件事”之首,落實了責任領導和責任處室,下發了通知,制定了方案,完成了準備工作。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周,委黨委書記、主任楊澤柱同志和其他委領導分別帶領調研組,深入企業召開座談會,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找出制約企業做大做強的“癥結”,開出助推企業跨越式發展的“藥方”。
一是現場查看生產經營情況。各調研組在委領導的帶領下,深入調研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和項目工地,現場查看企業生產經營具體狀況,了解重點項目進展情況,查看企業干部職工的精神狀態,并與一線員工進行交流,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分析和解決問題打好基礎。此即為“望”。
二是認真聽取企業工作匯報。各調研組在調研企業召開座談會,與企業領導班子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交流,聽取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企業過去一年取得的經營業績、新一年的目標思路、應對措施和面臨的困難。在聽取匯報過程中,委領導經常對生產經營的具體情況逐一詢問,力求掌握最詳實、最全面的企業經營數據。此即為“聞”。
三是分析查找制約發展癥結。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分析問題、找出問題,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著重了解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分析癥結所在。經過與企業深入交流和廣泛討論,調研組認為我省國有企業在總體上面臨著“行業缺塊頭、企業缺龍頭、產品缺拳頭”的問題,具體到每個企業,則分別存在著產品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體制機制不活、發展后勁不足、融資困難、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此即為“問”。
四是現場開出解決問題藥方。解決問題必須抓落實,要切中要害,扣住命門。在查擺問題、掌握情況之后,調研組現場解答企業提出的疑問,并現場辦公,對能夠解決的問題,當場落實責任處室和責任領導抓落實。對于不能馬上解決或者不在省國資委職能范圍之內的,落實相關處室組織協調,并向省委省政府專題匯報,爭取省領導重視和省直相關部門的支持。委領導要求,企業自身能解決的問題必須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省國資委將全力以赴,為企業提供“零距離、保姆式、全天候”的服務。此即為“切”。
通過調研組“望聞問切”,省國資委掌握了情況、分析了癥結、開出了“藥方”,接下將以“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力度抓落實,助推省屬國有企業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