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宜昌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12-13
為進一步推進與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合作發展,加強政企共建,全面提升宜昌對外開放水平和經濟總量,加快宜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電旅游名城,實現新形勢下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日前,宜昌經深入研究,確立了進一步推進與中省企業合作發展方案,明確了發展思路和目標。
中央企業、省屬企業、中央與省屬控股企業(以下簡稱“中省”)在宜企業貢獻巨大且發展基礎良好。目前,中省在宜企業共有39家,為宜昌經濟發展做出過歷史性貢獻。無論是企業規模、資產總量、技術實力都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支柱。特別是22家中央在宜企業,涉及水利發電、機械制造、電子、光學、船舶、化工、建材、建筑工程等10多個行業,主要先進設備50000多臺(套),是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力量。現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5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25%左右;產品銷售收入320億元,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25%左右;實現利稅150億元,占全市工業利稅的50%左右。
經宜昌市委、市政府研究,明確提出了與中省企業合作發展新思路。即:以湖北省委、省政府對宜昌提出的“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電旅游名城”為重大機遇,以多層次、寬領域、長打算、短突擊為基本方略,以項目投資、資產重組為主要形式,以擴大中省企業在宜投資規模和建設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生產基地為載體,以強化服務、政企共建、務實合作、尋求共贏為主要手段,著眼于支撐性項目,全面加大合作力度。圍繞加快優勢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立長期戰略合作機制,不斷優化我市經濟結構,擴大經濟總量,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促進我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立足攀大靠強,切實把與中省企業合作發展工作作為今明兩年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調動全市各方面的力量,通過全市各縣市區以及相關市直部門的共同努力,推動我市中省企業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規模的目標邁進,力爭在2012到2013兩年間,實現引資1500億元,同時引進一批支撐性項目,促進我市經濟結構優化,經濟總量大幅增長。
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宜昌與中省企業合作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市國資委,由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招商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等派人組成,同時成立工作專班。有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結合各自職責,切實做好與中省企業對接合作的服務工作。
宜昌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