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國資委召開省屬企業負責人會議研究部署后五個月工作
遼寧國資委召開省屬企業負責人會議研究部署后五個月工作

文章來源:遼寧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9-15
8月12日,遼寧省國資委在本鋼集團召開省屬企業負責人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以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在全省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專題培訓班上的講話精神,總結今年以來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研究部署后五個月工作。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石鳳岐做了題為《堅定信心,扎實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的講話,省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魏舉峰主持會議。
石鳳岐肯定了今年以來省屬企業各項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省屬企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上半年實現“雙過半”。各企業進一步明確“十二五”發展規劃,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資本運營,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加大改革重組力度,有序推進企業上市,加強企業管控體系建設,企業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學習型黨組織、“四好”領導班子等創建活動,積極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認真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積極建設信訪穩定長效機制,多途徑解決部分職工有理訪個案等問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有效預防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信訪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加強。
在深入分析省屬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擔負的重要責任和自身發展狀況后,石鳳岐提出,必須加快轉變省屬企業發展方式,確立“一個目標”,實施“六項工程”,強化“兩大保障”。加快轉變省屬企業發展方式的核心目標是:做強做大,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兩力”是做強做大的必然結果,藉此,做強做大的內涵是實現“四強四大”,即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能力強、風險管控能力強、人才隊伍強,體量規模大、產業關聯性大、市場份額大、社會貢獻大。實施“六項工程”,一是結構調整工程,重點推進發展方式、國有資本、產業布局的進一步優化調整;二是技術創新工程,重點建設和打造技術創新體系、國內外知名高端品牌;三是深化改革工程,重點推進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建立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市場化選人用人、激勵約束機制;四是“走出去”工程,重點推動省屬企業大踏步走出省門、國門,不斷優化產業鏈和價值鏈,逐步實現戰略、運營、管理、文化的全球化;五是人才強企工程,重點創新人才發展機制,統籌推進出資人代表、經營管理人才、黨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協調發展;六是和諧發展工程,重點建立健全社會責任戰略、治理、融合、績效、溝通機制,推進省屬企業模范履行社會責任。強化“兩大保障”,一要不斷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建設完善國資監管組織、法規、責任體系,整合監管資源,探索完善分類監管;二要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學習型”黨組織、“四好”領導班子以及企業文化、職工隊伍等建設工作,探索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的黨組織參與決策、帶頭執行、有效監督的有效途徑,推進以懲防體系建設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
石鳳岐強調,做好今年后五個月工作對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至關重要,各企業要結合年初工作計劃,落實并完成好全年工作任務。一是精心組織生產經營,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在后幾個月的生產經營中要做到“四個盯住”:盯住全年發展目標、盯住市場、盯住管理、盯住資金流。二是深化改革重組,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企業上市、重組整合步伐,積極推進董事會建設。三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推進技術創新、重點項目建設、“走出去”等項工作,加強資本運營,有效控制企業融資成本和債務風險。四是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構建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妥善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深入推進誠信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五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六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監管,不斷提高服務企業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和制度,加強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大課題的研究,提升國資委機關自身建設水平。七是做好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工作。完善事故防范工作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著力解決職工信訪突出問題,有效遏制集體訪、進京訪和極端上訪事件。
會上,本鋼集團、華晨集團、東北特鋼集團、遼漁集團、投資集團等5戶企業進行交流發言。
省屬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省國資委領導,巡視員、副巡視員,監事會主席,各處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