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國資委“雙目標考核模式”成效顯著
宜昌國資委“雙目標考核模式”成效顯著

文章來源:宜昌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8-08
近年來,宜昌市國資系對出資監管企業全面推進“雙目標考核模式,在實現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同步發展
為實現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與企業經營實際的有效對接,宜昌市國資委對所考核企業,均制定工作目標和經營目標,并根據企業經營性質明確考核權重。實化、量化考核標準和指標,突出“三性”使經營業績考核更加科學合理。
一是突出導向,注重考核的目的性。市國資委對監管企業的業績考核工作從2006年起步,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從最開始的5家已拓展到考核的全覆蓋。各出資企業經營上水平、管理上臺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就。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如何使企業穩健發展,如何更貼近市級國有企業的實際,單純考核和衡量企業經營目標已不能準確反映企業全貌。為此,從2009年開始,宜昌市國資委大膽創新,探索實施了“雙目標”考核模式。即在出資企業中全面增加了工作目標的考核內容,所有企業的考核都分為工作目標和經營目標兩部分。工作目標以國有企業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政府工作目標為主,使企業在貫徹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的意圖,強化市屬國有經濟的帶動力方面導向與責任更加明確。經營目標則仍以效益指標為主,要求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增強資本收益回報意識。
二是細分內容,注重考核的針對性。市國資委監管企業涵蓋化工、生物、金融、交通、物流、服務等多個門類和行業,相互沒有關聯和可比性??己似诔酰旧喜扇〉氖?ldquo;一把尺子量到底”、“哪壺能開提哪壺”,考察的準確性和針對性不強,難以準確反映企業的實際工作和經營狀況。為此,市國資委及時調整思路,轉變方式,逐步由過去的只考核重點企業發展到考核全部企業,由過去的只專注經營目標轉變到既考核經營目標也考核工作目標,并根據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和不同發展階段,合理確定考核權重,堅持“哪壺不開提哪壺”,大大提高了考核的針對性。
三是制定細則,注重考核的準確性。經營業績考核涉及績效考核的計分,在業績考核辦法中已有明確的界定。但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如何考核,怎樣量化從而科學的計分,是具體操作中的一個難點。市國資委在實際工作中科學分析,總結出了“雙百分”的計分辦法。即將工作目標的計分辦法與原經營效益指標的計分辦法相銜接配套,將工作目標的考核結果逐項打分,基本分也為100分,在完成情況的基礎上上下浮動,區間為80-120分,再乘以權重計入考核總分。實現了工作目標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都將影響考核等級的目的,并將兩類目標的考核綜合后直接與薪酬掛鉤,從而大大提高了業績考核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