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企聚焦主業 拓展轉型發展之路
上海國企聚焦主業 拓展轉型發展之路

文章來源:中國廣播網 發布時間:2011-08-03
8月3日,上汽集團派出的燃料電池汽車首次跑上必比登新能源汽車的賽道,就奪得第三名,與豐田、奧迪一起進入了世界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方陣。繼電動汽車在世博會大規模運用以后,這樣給力的成績激發他盡早將新能源汽車推向千家萬戶。
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干頻表示:集團近期著重推動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示范運行,同時關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產業鏈的建設。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為上汽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和上汽一樣,上海國有企業都在調整轉型中聚焦主業,確立了創新發展的突破方向。幾年來,上海國資每年將退出五個一般性行業,管理層級逐步壓縮到三級以內,去除枝蔓,剪斷末梢,從而攥緊拳頭沖擊新的世界級目標。光明食品集團陸續撤出十二個行業后,成功收購了新西蘭信聯乳業。
光明集團宣傳部長潘建軍:收縮消腫,把有效的資源資產資金投入到食品主業中去,要不斷地圍繞科技、品牌、資源、網絡進行商業模式轉型,朝著國內領先、國際有競爭力的愿景,在2015年主營業務實現1000億元的目標。
與此同時,上海國資主動推進重組聯合,推動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將長期積累沉淀的國有資產有效激活、流動起來,增強了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和競爭力。正是伴隨著企業整體上市的進程,上海港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一大港口。
上港集團董事會秘書:整體上市,更主要的還是給我們一種壓力。不僅在于它的量,還在于它的質,不僅成為全球卓越的碼頭經營商,還要成為區域性物流服務的集成供應商。
未來五年,上海國資九成以上產業集團要整體或者核心資產上市,九成以上經營收入和利潤要來源于主業,凈資產收益率要穩居6%以上。
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呂勇明: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市場化、國有資本證券化、企業經營國際化、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更加注重通過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更加注重企業開放性市場化重聯合,使上海國資成為證券化程度高、贏利能力強的優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