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6-09
一是國有經濟質量效益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117家地方國有企業(納入統計年報),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分別達到339.8億元、112.1億元、21億元、19.9億元,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了230.8%、115.9%、112.8%、102.9%。2010年與2005年相比,市國資委出資人企業的資產總額從19.6億元增長到165.2億元,年均增長148.5%;營業收入從8.8億元增長到25.4億元,年均增長37.6%;實現利潤從0.29億元增長到2.55億元,年均增長156%;上繳稅金從1.47億元增長到5.16億元,年均增長50.2%。
二是國有資本助推轉型成效明顯。依托國有企業搭建的煤化工發展平臺,連續引進三個投資過百億元的大項目;由5家國有煤炭企業出資啟動建設的臺兒莊古城,已成為棗莊市文化旅游業發展的龍頭;國有融資平臺為全市上下的棚戶區改造工作提供支持。
三是國有企業社會貢獻逐步加大。2010年全市主營業務收入前20位的企業中,國有企業有17家,國有企業上繳稅金和國有資產收益占地方財政收入的35%。全市在崗企業職工33萬人,其中國有企業職工4.3萬人,占12.2%。在BRT快速公交、會務旅游服務設施建設以及援建四川災區等工作中,國有企業勇挑重擔。
四是國有資產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資監管制度初步建立,對11家市屬出資人企業實行業績考核,與2005年相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484%。啟動行政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成立魯南(棗莊)投資公司,累計為城市建設、棚戶區改造、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融資6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