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3名國企領導人
遼寧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3名國企領導人

文章來源:華商晨報 發布時間:2011-05-11
5月16日至6月3日,遼寧省將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13名省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
10日,遼寧省舉行“公開招聘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工作會議”,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唐軍表示:“進行公開招聘是深化國有企業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建設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的治本之策。”將“競爭選拔”轉入常態化、制度化已成為目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會議透露,本次公開招聘的崗位總計13個,具體崗位為2名總經理與11名副總經理(副總裁、副主任)。
“必須堅持‘競爭擇優’的原則!”唐軍介紹,本次招聘總計分為6個程序,分別是:報名和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能力心理素質測評、組織考察與決定聘用。另外,為體現公平,在面試環節,遼寧還在全國首創“不計分”投票。
與注重競聘者專業素質相比,本次招聘更注重企業領導人的道德品行,此舉旨在進一步塑造“企業良心”。
目前,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國資委、省人社廳已組成“公開招聘工作領導小組”并派專人進駐負責整個招聘工作的具體實施與監督。
本次官方公布的招聘監督電話為15940494877,招聘工作領導小組承諾:絕對替監督者保密。
看“心理”是否符合崗位要求
本次還特別增加了一項心理素質測評環節。這一環節旨在通過科學測評對應聘者的經營管理能力、科學決策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資本運營能力進行測試,得出綜合測評報告,作為考察競聘者的重要參考。
“心理素質測評環節主要是采取人機對話方式進行。”唐軍說,“這個測評的目的在于測試確定的考察對象是否具備符合崗位要求的心理素質。”
5個里選1個
筆試主要測試應聘者履行職位職責應具備的素質能力,采取閉卷的方式進行。根據筆試成績按照每個招聘職位1:5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人選。
試用期一年
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決定各招聘職位擬聘用人選,并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公示。對公示后未發現影響聘用問題的,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辦理聘用手續。試用期為一年。
重查“廉潔”
按照有關規定對考察對象德、能、勤、績、廉等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考察。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招聘更注重考察企業領導人的道德品行,而“廉潔”、“是否堅持原則”成為“德行”考察重要內容。
面試全國首創“不計分”投票
面試后筆試和面試的成績累計,再按照每個職位1:3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考察對象,之后進行差額考察。
“我們遼寧在企業領導競聘面試環節的方式設置上可以說開創了全國先河。”唐軍說,“我們把面試環節安排在每個公開招聘職位所在的企業現場進行,同時會邀請企業部分中層正職以上管理人員、市級以上人大代表和委員以及先進模范人物代表參加,競聘者現場回答提問,與會人士根據應試者現場表現進行投票推薦,投票的結果只作為參考但不計入分數。”
“‘不計分’只參考的投票推薦方式是為了體現公平。”唐軍說,“因為可能會出現所在企業的領導競聘本單位領導崗位的情況,如果投票推薦計入分數的話,對于外來競聘者肯定是不公平的,所以這里的投票推薦只是參考,這樣可以更好地體現投票的公平性,讓投票者投‘能力票’而不是投‘關系票’。”
每個崗位報名不足8人將取消
具體報名時間為2011年5月16日08:30—6月3日16:30。
本次公開招聘的崗位總計13個,每個崗位必須有8人以上競爭,符合報名條件但不滿8人的招聘職位將取消。
遼寧省屬企業應聘者:
在本單位報名,由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資格初審后,統一到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開招聘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場報名。
遼寧省其他社會應聘者:
可通過電子郵箱報名,也可到遼寧省招聘辦現場報名。
招聘辦地址為遼寧會館(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吉林路5號)
郵編:110006
電話:024-23128198、23128199
電子郵箱:lnqygx@vip.163.com
國企老總向“70后”放開
本次省屬國有企業領導人競聘者的年齡上限為50周歲,具體時間設定為196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其中,有的崗位年齡要求為40周歲以下,具體時間設定為197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會議指出,“70后”進入國企高層選人視野,是干部年輕化需要,同時也是進一步優化全省干部隊伍結構的需要。
報名所需材料
報名登記表一份,本人身份證、學歷、學位、職(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證明書及報名登記表中所列項目的其他書面證明材料復印件各一份,本人近期2寸彩色證件照片電子版。報名材料使用A4型紙打印或復印。
應聘者應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凡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即取消考試或聘用資格。
影響 省直機關領導干部選拔
將引入淘汰機制
昨日,對于公開招聘國企領導人的深遠影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唐軍直言:要通過這次公開招聘國企領導人的契機力爭盡早啟動全省公開選拔干部工作。
還將海選598個干部職位
唐軍表示,遼寧省將力爭盡早啟動涉及598個干部職位的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工作,而國企領導的“競爭擇優”原則要充分運用到全省領導干部的公開選拔工作之中。
“下一步的重點是省直機關中層干部的競爭上崗。”唐軍說,“要更加規范并體現‘競爭擇優’原則,不能僅僅是演講加投票,要有淘汰機制,要有筆試、面試過程,把真正業務能力強,肯工作、肯學習的人補充到干部隊伍之中來。”
“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改變環境風氣,讓我們的干部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放在和一把手搞關系上。”唐軍表示,“競爭擇優”選拔已經被實踐證明為最有效的人事制度改革舉措之一,有利于打破單一的組織選拔方式,也有利于避免在少數人中選人問題。
去年已選拔520余名干部
其實,我省對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嘗試早已開始,早在2009年我省便采取省市縣鄉四級聯動方式公開選拔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領導干部,而2010年,我省更是全國首創“海選校長”,對5所高校校長職位面向全國公開選拔。
去年全省各市公開選拔了520余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領導干部。
唐軍說:“省委下決心公開招聘,主要目的其實就是貫徹中央關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進競爭性選拔領導人才的常態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