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國資委四項措施做好經營業績考核工作
濟南國資委四項措施做好經營業績考核工作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4-25
一是優化業績考核的指標體系。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圍繞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維護與提高各方積極性要求,以提高效益、推動發展為重點,突出關鍵績效指標,抓住出資人最關心的關鍵問題和制約企業科學發展的主要矛盾,分析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把關鍵指標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優化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實行精準考核,發揮導向作用。大力推進全員業績考核,把企業全體人員納入考核評價范圍,制定完善包括集團和權屬企業負責人崗位評估與業績評價制度在內的各層次員工業績考核制度,切實實現考核全覆蓋。高度重視考核結果的運用,把考核結果與員工流動、職級升降、薪酬增減緊密掛起鉤來。堅持以全員業績考核為抓手,明確崗位職責,細化工作標準,優化組織流程,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企業做優做強,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是完善考核配套性制度建設。進一步探索利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手段加強考核的過程評價。繼續推動企業以經營預算管理為“龍頭”,統領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努力構建以經營預算落實發展戰略、以業績考核實現經營預算的管理體系。加強任期考核配套制度建設,建立與任期考核制度相銜接的有關制度。加強動態跟蹤,建立業績預警制度,繼續堅持月報制度和季度或半年度分析會制度,加強統計、分析,引導企業完成考核目標。深入企業調研,及時掌握生產經營情況及重大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各企業加強動態監控,通過及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來實施動態監控,通過實施月度、季度定期經濟形勢分析、召開績效評價會議等,建立起完善的績效分析和糾偏機制,確保業績考核目標的實現。
三是進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堅持完善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制度,實施人工成本分析預警,優化崗位績效工資制度,逐步調整理順企業各類人員的收入分配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核心骨干、一線職工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健全完善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制度體系,嚴格依據考核結果兌現薪酬,嚴禁超發、提前兌現和制度外巧立名目多發薪酬。研究制定試行中長期激勵的相關辦法,探索啟動市管企業中長期激勵。中長期激勵的方式有許多,比如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期權、虛擬股票等,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企業的管理基礎、行業特點、發展趨勢、職工的可接受程度,規范有序地開展試點工作。
四是強化考核程序的規范性。不斷優化與簡化業績考核工作的流程,切實提高業績考核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堅持依法行事,高效辦公、優質服務、規范辦事、簡化程序,不斷提升工作標準,推進業績考核工作再上新臺階。通過創造更多的培訓、考察、調研的機會,進一步提高考核分配工作者隊伍的業務素質,增強考核分配工作的預見性、系統性和實效性。堅持打牢考核分配工作的基礎,切實加強基本政策、基本情況、基本數據的積累,同時不斷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增強協同觀念,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市國資委、各企業之間加強交流,資源共享,不斷提高考核分配工作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