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國資委以開放的胸懷,高效的服務,積極支持和引進中央、省外企業與省國資委監管國有企業開展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合作, 充分發揮央企、省外企業資本、技術、人才、信息、品牌等優勢,一批有規模實力、有自主品牌、有知名度、有競爭力的中央企業、省外企業在貴州落地生根,成為引領和推動貴州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省國資委針對監管國有企業分布領域相對過寬,資源分散、業務同構、企業規模不大、產業集中度低、集約化水平不高的問題,把調整重組作為推動監管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途徑,明確能源、化工、冶金、白酒等板塊為調整重點,省國資委以開放的胸懷,高效的服務,積極促進中央、省外企業與監管國有企業開展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合作, 充分發揮央企、省外企業資本、技術、人才、信息、品牌等優勢,按照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該放則放、有利發展和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國有經濟戰略轉型,推動監管國有企業與中央、省外企業戰略合作。先后引進了首鋼、寶鋼、中鋁、中化集團、中國黃金集團、首都機場集團、昆明鐵路局、中國海油、中國電子、華能集團、清華紫光、山東兗礦集團等企業參與監管國有企業重組,充分發揮中央、省外企業優勢,促進監管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使國有資本逐步向企業主業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一批企業實現了發展史上的新突破,發展成為國內同行業的排頭兵,水鋼集團、金元公司、茅臺集團、盤江集團、甕福集團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盤江集團、水礦集團年產原煤突破1000萬噸,貴繩集團鋼繩產量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遵義鈦業成為全球五大萬噸級海綿鈦企業,甕福集團通過行業世界領先技術與管理成功中標沙特阿拉伯項目,開磷集團具備年產350萬噸高濃度磷復肥生產能力,躍居全國高濃度磷肥生產企業第二位,省國資委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企業群,一批有規模實力、有自主品牌、有知名度、有競爭力的中央企業、省外企業在貴州落地生根,成為引領和推動貴州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進一步推動貴州國企更好更快發展。
下一步,貴州省國資委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全省經濟結構調整方向,進一步加大企業重組調整力度,積極推進冶金、煤炭、磷化工、白酒、旅游酒店、民爆、投資、金融證券等企業調整重組,支持、鼓勵中央企業、省外企業與監管國有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支持鼓勵民營經濟參與企業股權多元化進程,通過調整重組,合理收縮戰線,提升產業集中度,發展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較高行業地位和較強支撐帶動作用的大企業大集團,為貴州經濟又好又快,更好理快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