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重慶市國資委傳出捷報———截至1月末,38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資產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同比增長30.3%,在全國排名第四;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6%;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2.4%。
“今年,重慶國有資產總量將增長10%,力爭突破萬億元”———這是市國資委在上月舉行的全市國資工作會上提出的目標,但只過了不到一個月,國企就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喜的答卷。多家國企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利潤總額增勢強勁,成為重慶市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
隨著供需市場進一步活躍,工商產業集團成為最大贏家。從營業水平看,38戶市屬國有企業中,投資類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2%;工商產業類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08%;金融類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從盈利水平看,投資類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3.7倍;工商產業類集團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8倍;金融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小幅下降。
市國資委有關人士分析,工商產業集團表現搶眼,主要來自兩大動力———
首先,8戶市屬工業企業整體已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正常水平。截至1月底,8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4%,創下自金融危機以來單月收入新高;除化醫集團受匯兌損益影響,利潤同比略降,其余7戶企業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
其次,商貿物流企業大打假日牌,狠狠地賺上了一筆。1月份,商社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4%,再創企業單月歷史新高。對外經貿集團和港務物流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100%。
該人士同時表示,今年國家貨幣政策調整,對金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此外,重慶銀行因調整會計核算方法,將存款按季計息調整為按月計息,利潤總額同比下降,影響金融板塊效益增長。
據悉,今年市國資委首次將區縣國有資產納入統計快報范圍。截至上月,我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2799.06億元,其中,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資產總額占比高達78.24%。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