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實施自主創新工程,構建高端產業體系。支持重點企業技術創新,夯實高端產業承載主體建設,加快高端技術產業化步伐。深化創新體系建設,為高端產業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促進國內外高端項目在企業轉化。
二是實施創品牌工程,構建高質高效管理服務體系。優化政策扶持等環境,鼓勵企業創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推動國有資本向優勢產業、名優品牌產品的企業聚集,實現國有資本優化配置,促進名牌產品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加大名牌產品投入,利用高新技術加大對傳統名牌產品的技術改造力度,保持名牌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技術優勢。
三是實施傳統產業升級轉移工程,構建退出企業的支撐體系。對困難企業實施產業升級、轉移工程,積極推動紡織、造紙行業大部分轉移到郊縣,有效盤活資產,妥善安置職工,實現“退城進園”的目標,為困難企業提供發展平臺,加快市屬企業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優化調整,進一步優化濟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