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推進劣勢企業國有資本市場化退出
威海市推進劣勢企業國有資本市場化退出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08-11-28
一是國有資本實現了最大化增值。自05年3月市國資委組建以來,共有10多個國有產權轉讓項目進場交易。通過競價國有資產增值2.5億多元。僅08年市人生藥業集團股份公司、長生堂醫藥連鎖總店通過市場化退出,國有資本權益由-4740萬元轉為111萬元,增值4851萬元。
二是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國資委組建以來,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經過三年的改制、重組和調整,市屬國有企業戶數減少至目前的48戶,國有資產達到59.1億元,增長了57.2%,其中75%的國有資產集中于10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至08年第三季度,48戶市屬國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
三是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得以降低。人生藥業集團股份公司、長生堂醫藥連鎖總店通過國有資本退出,妥善安置職工600多人,既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減少了國有資本經營費用性支出,同時也保障了職工的收入,維護了職工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