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政策性破產重組,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題中之義。從1996年起,甘肅省先后對144戶國有企業實行政策性破產,這些企業通過改革改制重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按照市場需求抓住產品技術創新的核心,以另一種姿態又站了起來,開始重煥生機,在國內外市場上找到了新的位置,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
幾個沒想到:過去看來是“包袱”的企業,如今卻成了其他企業爭搶的“寶貝”;過去是欠稅大戶,如今卻成了地方財政的納稅大戶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甘肅省許多國有企業受體制機制僵化、歷史債務包袱沉重、富余人員多等因素的影響,經濟效益低下,虧損嚴重,瀕臨破產。2000年,全省地方國有企業虧損面達41%,扭虧無望、資不抵債和資源枯竭“三類”國企占到了虧損大中型企業約70%。
在此背景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甘肅省對國有企業采取了政策性破產重組的措施,出現了許多想不到的情況———
蘭石總廠通過政策性破產重組成立蘭石集團,目前擁有14個控股、參股子公司,除主營石油鉆采、煉油化工專用設備等主導產品外,還兼營房地產開發等業務。目前,蘭石集團運營的資產規模超過30億元,銷售收入也突破30億元大關,其主導產品遠銷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質量和技術實力在行業內享有盛譽。今年上半年,蘭石實現利潤4892萬元,同比增長4.5倍。從過去發不出工資到現在產品供不應求,這也是蘭石人沒有想到的。
原白銀公司資產負債率曾高達146%,分前、中、后3批共10戶企業實施分立破產,通過重組有效資產,組建成立白銀有色集團公司,多渠道安置職工,3萬多名職工就地實現再就業。今年前6個月,公司銷售收入實現41.79億元,同比增長4.29%。目前,公司正加快與中信集團的戰略合作,爭取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酒鋼承接蘭鋼通過實施破產重組,異地新建榆中鋼廠,同時利用原有廠區土地新建西北最大的鋼材貿易中心,使2000多名有就業能力的職工實現了再就業,新企業年營業收入30多億元,是原蘭鋼的6倍。截至2007年底,榆鋼累計生產鐵306萬噸,鋼317萬噸,上繳稅金5.2億元。當蘭鋼政策性破產后將異地重組時,省內各地紛紛提出各項優惠政策,希望新建鋼廠能進駐當地,這是老蘭鋼人未想到的。
原甘鋁公司和華鋁公司通過政策性破產,重組新建了甘肅東興鋁業公司,浴火重生的企業開始了第二次創業,轉換經營機制,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目前節能減排一期工程順利投產。2007年,該公司經濟效益大幅提高,職工收入較上年度增加3600多元;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7.04億元,同比增長18.5個百分點。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一組組對比數據。據有關部門統計,2007年與2000年相比,全省國有企業從960戶減少到432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從1527億元增加到2889億元,增長1.89倍;國有企業工業增加值從214億元增加到862億元,增長4倍;實現利潤從6.52億元增加到178.6億元,增長27.4倍;實現利稅從55.4億元增加到355.3億元,增長6.4倍。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破產是影響以上數據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性破產不是靈丹妙藥,但它卻給一些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注入了最有力的一劑強心針 為讓這些企業徹底擺脫歷史造成的包袱,國家和省上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甘肅省列入國家政策性破產計劃的144戶企業,涉及職工和離退休人員37.29萬人,涉及國有金融機構債權183.55億元。截至目前,甘肅省已破產終結114戶,共計減輕各種債務239.14億元,其中核銷金融機構呆壞賬115.9億元,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89.4億元,省財政累計支付補助資金19億元。在114戶企業中,通過有效資產重組安置職工15萬人,占在職職工總數的70%以上。
原天水星火機床廠通過存續企業破產,甩掉債務包袱,引進美國數控機床,靠管理減虧、靠改制消虧,通過法人持股,員工參股,進行股份制改革,使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2007年,重組企業完成銷售收入5億元,實現利潤1.53億元,上繳利稅1.9億元;今年上半年星火公司實現產值3.055億元,同比增長50%;實現利潤6128萬元,同比增長37.9%。成為天水市的利稅大戶,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原永紅器材廠通過破產重組,組建了華天微電子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集成電路這一主打產品做精做專,一舉成為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基地,年加工能力達到40億塊,并于2007年11月成功上市,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點。今年上半年,華天微電子公司實現產值4.33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利潤5777萬元,同比增長15%。
原紅峰機械廠破產后,重組了職工控股的股份制企業,轉入非公經濟發展軌道后,企業將核心資金和技術投入到自主研發的疏水閥、凝結水回收裝置技術創新方面,產品技術含金量競爭力明顯增強。目前,該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與破產重組前5年平均值相比,工業增加值增加了65.7%,銷售收入增加了80.7%,上繳稅金增加了52.4%,職工年平均收入從重組前的9759元增加到14107元。
政策性破產并不是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但卻為一些有基礎、有準備、有潛力、有市場影響力的企業創造了實現二次創業的條件,使這些企業擺脫了歷史包袱,與其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技術創新又使他們重新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市場位置。
只要企業有完善內外管理機制,有按市場規律經營的理念,都可以在市場上搏浪前行 破產企業之所以能在重組后重新站起來,除了技術創新外,關鍵在破產后對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原蘭州礦燈廠利用有效資產重組設立了“蘭州普蘭太電光源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新的企業制度和運行機制,并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搞好多種經營,加快產品升級換代,開發高新技術項目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新企業的發展。
有50多年歷史的八冶建設集團公司通過政策性破產,組建起了股權多元化的新型企業。新公司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建立適應公司運營的新機制,合理配置股份,逐步完善了股份制企業股東運營機制。同時不斷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強化用工、用人和薪酬績效激勵機制。尤其是股份制改制,全體員工擁有了股東和經營者雙重身份,整體形成了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目前八冶在強手如林的建筑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開拓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2007年,該企業施工總產值、工程開發量雙雙突破10億元大關,主要經濟指標比2005年翻了一番,創歷史最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八冶實現利潤1571萬元,同比增長80.57%。
騰達西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是由西北鐵合金改制重組后,精簡壓縮機關工作人員,推行勞動用工、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進行了營銷體制改革,推進營銷員體制,變坐地等訂單為主動出擊找市場,實行傭金制和超定價提成制,極大地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該公司改革改制5年來,實現產量指標是過去26年累計產量的57%,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幾乎等于26年的總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產值4.8億元,同比增長53%。
事實證明,只要企業建立起完善的內外管理機制,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抓住技術創新的核心,以市場需求為生產經營的導向,那么無論什么性質的企業,都會從市場競爭中勝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