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佳木斯市確立了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招商引資為手段,以妥善安置職工和促進企業發展為目標的國企改革路線,堅持因企施策,分類推進,做到整體改制到位、債權債務處理到位、職工身份轉換到位、國有資產重組到位。
明確國企改革發展的具體任務和目標,推進市直20戶未改制企業并軌改制,今年確保完成12戶;推進縣(市)區81戶未改制企業并軌改制,今年至少完成三分之一。推進紙業集團、濾材公司、鋁廠、冬梅公司、富拖、東風造紙、飼料公司、聯合收割機廠8戶企業政策性破產、產權招商、資產重組,今年確保終結4戶。
處理好企業改制遺留問題。3年內解決93個改制企業留守處問題,今年至少解決三分之一。抓住國家政策機遇,解決全市企業拖欠職工工資問題。多渠道籌措資金,解決企業內欠問題。繼續加強與各商業銀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合作,回購企業不良債權,解決企業債務問題,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資產。加大并軌企業國有存量資產整合和資本運營力度,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
針對企業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改制方式。一是招商式改制。引進有資金、技術、品牌優勢的投資者,加快資產重組和項目建設,促進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推進紙業集團、鹿靈制藥、龍江大豆、鋁廠、北方機械、哈高科佳中藥、自來水公司、熱電廠等企業改制。二是解困式改制。對有一定發展潛力的中小國有企業,積極向職工、經營者或社會自然人轉讓,實現民營化,利用并軌政策,妥善安置職工。重點推進食品公司、食品商場、回民食品廠、安慶商店、釀造總公司等企業改制。三是退出式改制。對停產多年、有少量資產或“三無兩有”企業,加大資產變現力度,籌措改制資金,利用并軌政策,安置職工,退出市場。
把職工安置放在第一位,依靠企業現有班子和職工推進改革。該市將資產變現、土地出讓資金實行專項管理,用于安置職工。通過各種渠道,多方籌措配套資金,及時發放職工經濟補償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