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經營性國資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國有企業在改革與發展中不斷壯大實力,基本消除了歷史的包袱,今后,國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將承擔怎樣的角色?昨天,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到工投、創元、國發等國有企業調研后指出,國有企業要繼續深化改革,謀求新的作為,要爭當新一輪改革、發展的主力。市領導曹福龍、王少東、葛維玲、申建華參加了調研。
王榮一行首先走訪了蘇州市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創元(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看望和慰問了干部職工。隨后,聽取了3家國有企業以及市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的工作匯報。
王榮指出,創元、工投、國發等3家國有企業,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沒有改革,就沒有3家國有企業的今天,蘇州國企改革的路子走得好,不能停步,不能停留在現有平臺上,更不能走回頭路。王榮要求,我市國有企業要有創新思路,繼續深化改革,謀求新發展、新作為,重點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發揮國有資產的獨特作用,為蘇州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在基礎性、先導性、創新性經濟領域,國有資產要通過深化改革,大膽探索,整合資源,挑起重擔,不能守攤子;二是堅持改革創新,培育好國有企業集團主業,從現狀來看,國有企業還存在著小而散、小而弱現象,要在改革創新中,篩選、發展出一些新的產業來;三是要重視人才制度建設,做大做強國有企業集團,國有企業要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的制度創新和完善方面下功夫,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為什么具有競爭力,說到底是在用人上有個好制度;四是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服務,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環境。王榮希望,我市國有企業在新的起點上,明確新目標,不斷自我超越。
近3年來,蘇州國有企業在改革中謀創新、促穩定、求發展,不僅確保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且壯大了自身實力,還基本消除了歷史的包袱,取得了不凡的業績。截至去年底,市屬國有資產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有90%的國有資產集中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代服務業和具有一定競爭能力的先進制造業領域,全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760億元,凈資產為540億元,實現利潤18.3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0%、11%和37%,國有資產贏利增幅首次超過了外資和民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