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中的暖流
2005年以來,一場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393”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戰在蘭州市實施,目前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國企改革滿目春色,一戶戶國有企業浴火重生,探索出獨具蘭州特色的“無震蕩”國企改革的路子,為蘭州“工業強市”、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在這場改革大潮中,涌動著一股股關注民生的暖流,回響著溫暖、和諧的主旋律,從破產企業供暖到危房改造,從職工安置到企業領導干部安置,改革成果惠及廣大群眾,實現了和諧攻堅,從而也鞏固了國企改革的成果。
暖流奔涌千萬家
2月18日,春寒料峭,細雪飄灑,蘭州市七里河區吳家園西街110號的原蘭州一毛廠退休職工祁秀英的家里卻暖意融融。
“去年冬天到現在,在家穿這就行了。”78歲的祁秀英指著身上的羊毛衫,滿臉歡喜,“前些年冬天在家得穿棉衣、棉褲和棉鞋呢。”
祁秀英家的暖流源自掛在廚房的燃氣壁掛爐。祁秀英說,以往冬天家里一直靠土暖氣取暖,在政府的幫助下,去年進行了供暖改造,裝上了燃氣壁掛爐,實行分戶采暖,她連聲說“感謝不盡呵!”
原蘭州一毛廠于2002年12月政策性破產終結,職工全部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領取了經濟補償金。因企業鍋爐作為經營性資產在設備及資產拍賣變現時處置,同時鍋爐房也已拆除,企業6個家屬區2001戶居民連續5年未統一供暖。
在國企改革攻堅中,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原蘭州一毛廠住宅區的供暖問題,要求市政府國資委妥善解決。市政府國資委所屬的蘭州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及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工作組,廣泛入戶調查,座談對話,制定出合理、集約的解決方案,確定對兩個家屬區供暖與危房改造一并進行,對其他4個家屬區16幢的1041戶住戶安裝天然氣壁掛爐實行分戶采暖。
去年10月,在省上改造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蘭州市政府國資委果斷決策,由市國資經營公司組織施工單位共同墊資開工,全面啟動改造工程。在市國資經營公司的協調下,蘭州市燃氣公司加班加點設計,墊付資金施工,確保了在供暖期到來時全面完成改造工程。
民心是桿秤。1041戶享受到溫暖的住戶,把寫著“情系民生,惠澤百姓”的錦旗送到蘭州市政府國資委,他們在感謝信中說,采暖改造送溫暖工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和溫暖,有黨和政府作堅強后盾,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
和原蘭州一毛廠職工一樣,這個冬天,一股股暖流涌動在蘭州市破產關門(關閉)企業職工的家里,蕩漾在他們心頭。
始于2005年的國企改革攻堅戰,旨在邁過蘭州改革發展“最大的坎”。經過3年波瀾壯闊的攻堅,240戶市屬國企的經營性資產通過自我重組、引進外來投資者實現了產權清晰,“兩個置換”的主體任務已經完成,被國務院國資委稱作“無震蕩”改革的成功典范。
在這場攻堅戰中,有62戶企業破產關門(關閉)。蘭州市委、市政府牽掛著企業職工,把關注民生視作為改革攻堅階段性任務畫上的“圓滿句號”。在2005年10月成立蘭州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又于2007年9月組建蘭州市國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妥善解決好破產企業居民的供水、供電、供暖、衛生清掃、安全保衛、房屋維修等問題,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蘭州市國資經營公司成立前后,正值冬季供暖期的來臨。公司通過細致摸底,掌握了授權管理的62戶企業的供暖情況,通過改造設施、并網整合、合理調配等辦法,讓企業居民在這個冰雪肆虐的冬季沒有受凍,溫暖、安全越冬。
在原蘭州長新電表廠鍋爐房,兩臺鍋爐汩汩輸送著暖流。去年,蘭州市國資經營公司投入6萬元,幫助企業維修老鍋爐,同時將另一戶破產企業的一臺閑置鍋爐調撥過來,在采暖期來臨前,又補貼10萬元,早早拉運備好燃煤,讓居民告別了以往冬季冰冷的日子。
通過政府部門的引導溝通,主動安排好職工的生活,也成為外來投資者的共識。在蘭州高壓閥門有限公司,外來投資者投資400萬元,改造舊鍋爐,將企業供暖并入西固熱電廠聯片供熱,解決了2000多戶居民的供暖問題……剛剛重組原蘭州汽車鋼板彈簧廠的甘肅宏業防火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承武告訴記者,去年冬天,公司墊資5萬元,用于原企業職工的供暖。投資方的真情贏得了原企業職工的理解和信賴,當年冬天192戶居民的取暖費收繳率接近100%。
多年來破產關門(關閉)企業的供暖設施“帶病運行”,為應對突發事件,蘭州市國資物業公司制定應急預案,設立24小時專線電話,實行專人值班,隨時趕赴現場應急。今年春節期間,工作人員天天在崗,及時處置供暖管網破裂等突發事件40余次。
居有定所,共創和諧
在原蘭州一毛廠火星街家屬區,退休職工許秀香一家三口仍然擠住在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筒子樓內一間僅18平方米的房間,樓道狹長,房間潮濕陰暗;來到原長新電表廠、原東方紅電表廠的家屬區,一排排危舊的土坯平房,蝸居著企業居民。
去年6月開始,蘭州市國資物業公司在34戶破產關門(關閉)企業展開了一次長達半年的調研。他們在調查中發現,企業職工的住房現狀令人揪心:這些企業的樓房大多修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單戶住宅面積大部分在50平方米左右,大量的平房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部分房屋沒有上下水設施和供暖設施,多為土坯房,低矮潮濕,不成套型,面積在15平方米左右,最小的僅8平方米,不少房屋傾斜、開裂,有的已屬危房。
讓每一位職工早日圓住房夢!2007年10月24日,每月一次例行的蘭州市市長辦公會議上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市屬國有破產企業住宅區危舊房屋改造工作啟動,將以市國資物業公司為主體,統一規劃,集中整合,分步實施,按照規模經營、規范管理、市場運作的改造思路和整體社區建設進行規劃,集資興建經濟適用房。同時確定對歷年退出國有序列,但在改制時未納入改制資產的住宅區資產和現在存續的國有控股、參股企業的住宅區,都按照破產關門(關閉)企業住宅區整治辦法統一進行整治、改造。
春天來了。初春時節,從蘭州市國資物業公司了解到,對34戶破產關門(關閉)企業中具備改造條件的危舊房屋整合改造已著手實施,今年計劃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面積45萬平方米,包括原蘭州一毛廠、原蘭州玻璃儀器廠、原蘭州車輛廠、原蘭州長新電表廠、原蘭州東方紅電表廠等一批危舊房屋改造項目。預計可安置危房住戶約4000余戶,解決住房困難者約1.2萬余人。同時,針對生活困難、無力購置住房的特困群體,還將建設一部分低收入保障房,切實改善他們的住房條件。
更令人值得期待的是,蘭州市國資物業公司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110萬—120萬平方米的住宅建設,建成10個左右設施齊全、超過千戶的大型社區。這些社區將統一命名為“蘭州國資物業佳園”,統一品牌、統一標志、統一管理,從根本上改善企業職工的居住條件和生存環境。
在蘭州市國資物業公司,掛著原蘭州一毛廠危舊住房改造項目規劃示意圖。規劃圖上,高樓林立,綠蔭滿目,環境優美,許秀香和近900戶危房戶未來的新家就在這里。
規劃圖對面的墻上,掛著破產企業職工送來的一面面錦旗,上面寫著“關注民生體察民情,為民解憂共創和諧”、“關注民生知難而進,居有定所共創和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