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年時光似白駒過隙,卻能改變很多……
一場艱苦卓絕、轟轟烈烈的“393”改革攻堅戰,不僅讓蘭州市“國”字號序列的企業整體浴火重生,活力再現,重入市場搏擊;同時,也為蘭州帶來了一場更加深刻、更具內涵的變革。
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攻堅戰中,沖破了思想的禁錮,迎來的是難得的戰略機遇;革除了體制的弊端,換來的是寶貴的發展空間;打消了職工的顧慮,贏得的是眾志成城、和諧奮進的萬千民心……
當國企改革攻堅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破繭重生、借帆遠航的時候,當國企改革的經濟、社會等綜合效應逐步釋放的時候,我們不該忘記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曾為國企發展出過力、流過汗、立過功……
2月18日,蘭州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政府國資委的相領導專程到企業了解職工真實的生活現狀時,令人欣慰的是,“393”改革攻堅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受了益!他們并沒有因為國有身份置換的完成而被遺忘,他們的冷暖住行都被黨和政府記掛著,都在被關心、關懷,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坎兒,總有人幫襯著共同度過……
注:"393"名稱解釋——蘭州市從2004年開始,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國企改革任務,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國有資產監督運營體系,行使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履行好“管人管事管資產”三大職能;使90%的國有企業完成產權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國有資本從中小企業基本退出;使90%的國有企業職工置換國有身份,實現勞動關系的調整;使35戶左右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無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實施依法破產或政策性破產,徹底退出國有序列。
“溫暖工程”: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要說2008年的春節,留給絕大多數國人最深刻的記憶烙印恐怕非“寒冷”莫數了。曠日持久的冰雪低溫天氣讓南國也領略了冰雪世界的“冷酷”。然而,就在舉國上下一片叫冷聲中,經歷了70年不遇低溫降雪天氣的北國----蘭州,15700多戶“特殊”居民卻在“溫暖工程”的惠及下受益,使他們的這個冬天不再寒冷,在融融的暖意中過了一個喜慶、祥和的中國年!
說其“特殊”,是因為這些居民全部是蘭州市62戶破產關門(關閉)企業的原有職工。過去,企業居民遇到生活問題都有企業出面解決,現在,企業破產了,其法律主體已不存在,他們的水電氣暖等生活問題由誰來管?管得怎樣?今年這么冷的冬天,他們的暖氣熱嗎……一個個問號盤桓在我們腦中。
2月18日,上午9點半,天空中還飄著細小的雪花,我們來到了位于吳家園西路原一毛廠退休職工祁秀英的家里。一進門,溫暖撲面而來,與室外的寒冷形成了巨大反差。78歲的祁秀英,穿著薄毛衣,神清氣爽。她把我們帶進廚房,指著墻上正在工作的燃氣壁掛鍋爐說:要不是政府給我們進行了供暖改造,今年就得過第6個生爐子還受凍的冬天了。
說起原一毛廠的供暖改造,一直是個叫人棘手的難題:2002年,由于企業原來的供暖鍋爐被作為經營性資產被拍賣變現用于職工安置,鍋爐房被拆除。該廠6個家屬區,2000多戶居民連續5年未能享受到統一供暖,原廠職工一度為此上訪到了省政府,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2007年9月,市國資經營公司下屬的物業公司成立后,授權接管了該廠的非經營性資產。市委、市政府領導要求市政府國資委妥善解決原一毛廠職工的供暖問題。為解決好企業居民的供暖問題,市政府國資委與國資經營公司等相關領導和人員成立了工作小組,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調研,確定了科學合理、經濟可行的燃氣壁掛爐供暖方案,為具備條件的4個家屬區共1041戶居民實施分戶采暖(另2個家屬區供暖與危房改造一并進行)。方案確定后,在省上改造資金還不到位的情況下,市政府國資委果斷決定,由市國資經營公司組織施工單位共同墊資開工,盡快完成改造。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在市國資經營公司的協調下,蘭州市燃氣公司勇擔企業的社會責任,一邊積極組織協調氣源,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完成天然氣管道施工設計,一邊墊付資金350多萬元,開展室內外舊燃氣管道拆除和新管道安裝工作,僅僅用了45天,完成了4個家屬區供暖改造工程并交付使用, 1041戶住戶享受到了供暖改造的成果,在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中度過了這個寒冷的冬天。
3年改革,攻堅克難,蘭州市國企改革攻堅的階段性任務已基本完成。為了推進國企重組工作,授權管理著62戶破產關門(關閉)企業資產的蘭州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努力為政府排憂,把維護和解決好群眾利益的事情始終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從妥善解決好破產關門(關閉)企業居民的供水、供電、供暖、衛生清掃、安全保衛、房屋維修等涉及群眾生活的問題入手,為群眾解難,使企業困難群眾的生活不但沒有因企業破產而受到影響,并且在國企改革中受益,真正通過國企改革的攻堅舉措,維護了蘭州市國企“無震蕩”改革的成果。
從前上訪過的職工制作了“情系民生,惠澤百姓”的錦旗分送到市政府國資委、國資經營公司表達感激之情。全體住戶還專門寫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送到省、市兩級政府,信中說,“原一毛廠家屬住宅區的采暖設施改造工程,是政府的一項惠民工程,送溫暖工程,讓我們老百姓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和溫暖,讓我們深感欣慰。在生活的道路上,在任何困難面前,我們決不是孤立無助的。在我們身后有黨和政府做堅強的后盾,我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戰勝困難!”
10時左右,來到了位于蘭工坪的原蘭州汽車鋼板彈簧廠,該廠破產終結后,由甘肅宏業防火門有限公司進行了戰略重組。在1號家屬樓1單元2樓的劉祝
占家里,記者同樣感到了溫暖。劉師傅告訴記者,他們家這個冬天過得和舒服,哪怕是年前最冷的時候,室溫也在18℃左右。據了解,該廠3噸的天然氣鍋爐只為192戶企業居民供暖,實際供熱面積低于設計標準,導致運行成本過高。僅一個供暖季就會產生6萬元左右缺口資金,今年天氣嚴寒,用氣量大,缺口也會更大,重組方——宏業防火門公司在尚未進駐生產的情況下,先行墊資購買氣源,從而保證了居民的采暖。
宏業防火門公司的副總經理崔承武說,早在同市政府國資委就企業重組問題談判之初,國資委領導就曾提出要宏業防火門公司接管原廠的非經營性資產,解決好職工的生活問題。接管非經營性資產,就意味著企業運行的成本將會增加。但是,宏業防火門公司的決策層還是接受了這一看似苛刻的條件,作為戰略投資者,他們認為企業有義務在創造價值、向社會索取價值的同時,回報社會、服務社會,把職工的生活安排好,也是對社會的一種承諾和責任。因此,從家屬樓單元防盜系統的安裝、到小區亮化,再到冬季供暖方案的細化、資金的保障,重組方企業在未見效益的前提下,不斷投入,解決了職工的生活之憂。今年,除兩戶特困家庭尚有一半的余款未交齊外,192戶居民的取暖費收繳率已達到99%。
無獨有偶。位于西固區西固中路的蘭州高壓閥門有限公司的職工也同樣因為戰略投資者的到來而過上了“暖冬”。李建柏是蘭高閥人力資源部的員工,在一幢建于1966年的蘭高閥老舊家屬樓上住了8年。他說,由于鍋爐老舊、管線老化,冬天,自己家暖氣片冰涼,室溫在2004年以前就沒達到過18℃,房間又潮又冷,人根本沒法待。天一冷,一家人就擠在女兒的小房間里,生個煤爐子取暖,還得裹上厚厚的衣服,穿著棉鞋。
閩商陳清流入住蘭高閥后,首先就搞起了“溫暖工程”。他投資400萬,報廢了舊鍋爐,將蘭高閥并入西固熱電聯片供熱管網,改造了管線,徹底解決了2000多戶居民的采暖問題,周邊企業也紛紛找上門來,洽談聯系與蘭高閥并網供暖的事宜。
如今,李建柏的家里也被溫暖所包圍。他和妻子再也不用裹著厚重的衣服在女兒的小房間里“貓冬”了!
在安寧東新村,原長新電表廠和東方紅電表廠住戶家的暖氣竟然熱得燙手。2年前,由于管網老化、鍋爐存在嚴重設備故障,這兩戶企業的400多戶居民冬天家冷得像冰窖,90%都“逃到”了親戚子女家過冬。2007年,為幫助他們順利過冬,國資經營公司從授權清收的破產企業資產中,將原蘭州耐火材料廠閑置的一臺4噸鍋爐調撥到原蘭州長新電表廠,替換了舊鍋爐,解決了燃眉之急,兩戶企業居民無不拍手稱快。
多年來破產關門(關閉)企業的供暖設施“帶病運行”,因受改造資金的制約,致使部分企業的供暖設施時有故障發生。為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國資經營公司制定了專門應急工作預案,設立24小時專線電話,派專人值班,做到了信息暢通,應對及時,措施有力。企業居民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資產經營公司下屬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就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現場辦公解決問題,把對群眾生活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今年春節,他們幾乎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長假7天,他們親赴現場處理原蘭州國營華興電子機器廠供電中斷、原蘭州造紙廠管道泄漏、原蘭州汽車齒輪廠鍋爐電機故障、原蘭州磁性電器廠供暖管網破裂等突發事件40余次,連企業職工都感動不已。
這個最冷的冬天,沒有一個破產企業的職工因為供暖問題而投訴、上訪,就連歷來最令人頭疼的采暖費交納問題也出乎意料的迎刃而解,企業取暖費收繳率平均達到90%以上,有的還達到了100%。
結束了一天馬不停蹄式的調研,已是雪后初霽的傍晚,空氣中仍有寒意。但我們的心里卻暖洋洋的,因為“溫暖工程”,讓我們的這個冬天都不再“寒冷”,何況春天已經到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