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源配置,提升國有經濟整體素質,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日前杭州市出臺了《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杭州市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了杭州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強調要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進而有為與退而有序相結合,堅持出資人主導與調整主體相結合,堅持突出發展與和諧穩定相結合。《意見》提出了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工作目標,即到2010年國有資產80%集中在優勢產業和基礎產業,90%集中在大企業、大集團;市屬國有資產總量增加到500億元,經營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年均108%;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200億元和100億元的企業。通過調整重組,實現“資產調優、規模調大、主業調精、整體調強”。
《意見》明確了杭州國有經濟發展的重點,提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主要向重大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裝備制造、化工醫藥、現代服務四大優勢產業板塊和優勢企業集中,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從整體上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主導作用。對重點產業和具有一定優勢并可做優做強做大的國有企業,區別不同情況實行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意見》提出了八個方面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國有企業重組力度,增強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形成合理的產業集中度,做大做強一批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二是推進國有企業內部資源整合,嚴格控制非主業投資,清理非持續盈利業務,縮短管理鏈條,提高管理效率;三是積極培育推動企業上市,實現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四是建立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統籌規劃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支持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發展;五是加快推進企業搬遷步伐,優化空間布局,促進結構調整;六是增強產權交易市場功能,完善產權交易規則和管理制度,打造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的良好市場環境;七是充分發揮國資營運平臺在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中的作用;八是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