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杭州國資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強化國資監管,深化企業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積極進展,國有經濟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據快報統計,去年杭州市國資委監管的12家資產營運機構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實現銷售收入、利潤、上繳稅金分別比上年增長23.7%、12.03%、21.5%,經營類國有凈資產收益率、保值增值率分別達到10.27%和122.75%。
國資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出資人職責有效落實。一是國資監管規章制度不斷完善。去年在全面清理國資管理和國企改革有關政策法規的同時,制訂出臺了完善預算編報考核、財務總監管理、選聘中介機構等10多個辦法和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國資監管的政策法規體系。二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強了預算與薪酬考核的結合度,試行了通過預算對優勢企業增資,從而使預算不僅成為監控手段,而且成為增量投資平臺。三是業績考核和獎懲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為克服企業經營短期行為,充分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提出了以虛擬股權和離職保障金為核心的中長期激勵措施,實現了經營者年度考核和中長期考核相結合。四是國有產權管理進一步規范。進一步完善了產權管理制度,公開選聘了資產評估機構,并通過對資產評估項目實行合規性和合理性的審核,使評估后的凈資產增值率達到63.61%,確保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五是財務監督和風險控制進一步加強。通過對一批重點企業進行內部審計,進一步規范了企業經營管理行為。同時積極加強了企業重大事項的監控,有效維護了國有資產權益。
國資調整和國企改革繼續深化,活力進一步顯現。一是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加強了對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戰略研究,明確了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方向、目標和任務,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裝備制造、化工醫藥、現代服務四大優勢產業板塊的發展。加大了對國有企業調整重組力度,提出了重點企業的扶持發展對象,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二是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穩步推進了公交、自來水、燃氣、垃圾處理等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一批企業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壯大了企業實力。三是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按照先易后難、先行試點、逐步推進的原則,在6家授權經營企業集團進行了完善董事會、監事會的試點,指導企業依法產生、調整充實了職工董事、職工監事,按管理權限任命了部分董事會成員和選聘了兼職監事、專職監事,基本配齊了6家企業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同時制訂出臺了《杭州市市屬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暫行辦法》,充分發揮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
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綜合素質和實力進一步提高。去年監管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快,效益明顯提高,許多企業經濟指標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市國資委成立以來的三年是杭州國有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年,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每年保持在110%以上。據快報統計,2007年12家資產營運機構銷售收入、利潤和所有者權益分別比市國資委成立前的2004年增長55.54%、34.44%、34.01%。同時,還涌現出了一批利稅上億元、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在加快發展的同時,監管企業在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和諧創業等方面發揮了領頭、示范和帶動作用,在增加財政收入、保證市場供應、優化城市發展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企業黨建工作呈現新局面,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進一步發揮。通過將授權經營企業黨建和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考核與年度工作業績考核結合起來,進一步創新了黨建工作機制。通過以深入開展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大討論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整體效能和綜合品質。通過以深化“四好”領導班子建設為抓手,調整配備企業領導,加強國有企業經營者隊伍建設,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通過以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主線,深入推進企業效能監察,強化防治商業賄賂,扎實開展以“樹勤勉敬業新形象、創國企發展新輝煌”活動為載體的“作風建設年”活動,使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呈現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