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李海樺:加大力度促進內燃機產業發展
【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李海樺:加大力度促進內燃機產業發展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3-08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3月5日開幕。滿懷新期待,肩負新使命,首次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玉柴股份電氣技術高級技師李海樺帶著三項建議參會。
工作中的李海樺
建議國家加大燃氫內燃機動力在全產業鏈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迅速,北京、上海、廣東、河南和河北已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所覆蓋城市超60個。但零碳排放的燃氫內燃機動力裝備在商用車、通用機械、船舶與發電等領域的示范應用范圍小,發展緩慢。
“加快國家燃氫內燃機全產業鏈發展步伐,離不開國家出臺以鼓勵燃氫內燃機動力技術全領域應用示范為指導方向的相關扶持政策。”李海樺說,“建議國家能夠立足于燃氫內燃機動力裝備多領域示范、氫能動力系統測試驗證等應用場景,指導我國企業開展分布式、模塊化的高效靈活制氫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加快燃氫內燃機動力在我國的推廣應用。”
建議國七排放法規實施時間不早于2027年
隨著排放標準的逐步升級,各企業控制排放技術研發和標定的投入越來越大,研發周期也越來越長,我國國六b已經走在了世界排放標準的前列,可供借鑒的排放控制方案也越來越少。
李海樺表示,面對更加嚴格的下一代排放標準,建議法規發布時間和實施時間間隔4至5年。加之現階段國六標準法規實施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下階段排放標準需要進一步研究等因素,建議國七排放法規實施時間不早于2027年,以使各企業有相對充足的時間研究排放控制方案。此外,國七排放標準的制定實施應充分考慮國情,充分考慮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各企業對如何實現國七排放都沒有明確的技術路線,應合理進行排放物管控,合理安排標準分階段實施步調。
建議持續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當前,我國已經有約2億名技術工人,他們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以熟練的技能筑基中國制造的大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夯實制造強國的基石。
李海樺在調試設備
李海樺在一線工作12年,認為現在國內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存在的一定困難。“在產業工人隊伍中,有的高技能人才經過長期反復的鉆研,掌握了某方面的高超技藝,能解決企業高精尖的難題。但由于他們的文化程度不高、表達能力欠缺,在傳道受業解惑方面,不能很好地把知識和技能傳播給徒弟。” 為此,李海樺建議國家構建“工人教授”發展新通道,建立向大國工匠學習的機制,聘請大國工匠作為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導師;與職業院校進行合作,讓高技能人才成為職業院校的導師。通過持續深入的學習,和上講臺、當老師、作報告,促進高技能人才實現從勞力型向智力型轉變。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