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國資委開展市直工業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情況調查
泰州國資委開展市直工業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情況調查

文章來源:江蘇國資委 發布時間:2007-09-26
近期,泰州市國資委組織召開了市直工業企業工會主席座談會,了解現階段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實施和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工作情況、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去年3月底,全市13家市直工業企業中僅有陵光、梅蘭等2家企業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10家企業建立起了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市直工業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達到76.92%。生產經營正常和效益比較好的企業,都已建立工資增長和調整機制,使廣大職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的企業,也就工資支付辦法、企業最低工資等進行了協商,建立起了工資支付保障機制;改制的企業則從理順內部分配關系入手,協商確定了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和辦法。無論是哪種情況,在開展協商的過程中都注意按照《江蘇省集體合同條例》規定的協商程序進行了協商。一年來,效益較好的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普遍增幅達8-10%,并適時調整五金繳納基數;效益一般的企業也通過協商合理確定工人的勞動定額和計件單價;經營比較困難的企業,也能做到以勞動部門提出的標準,不低于最低工資指導線。
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市市直工業企業工資協商三大機制,僅有工資分配共決機制和企業工資增長機制構建較好,而工資分配監督機制還未完善。下一步將指導市直企業進一步加大職工民主參與力度,建立健全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收入水平及調整辦法、工資支付制度等進行協商共決的機制;讓企業改革發展的利益為多數職工群眾所共享,使職工工資收入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而增長,隨著企業勞動生產率、政府工資指導線標準和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提高而提高;工資分配支付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等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等渠道公示,主動接受職工監督,將企業民主管理的相關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工資集體協商率達100%的目標順利實現,為構建和諧企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