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地方掃描 > 正文
        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全省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文章來源:河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07-09-16

        冀國資字[2007]14號

        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全省企業國有產權

        轉讓監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設區市政府國資委,省直有關部門,省政府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委代管企業: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05]60號)、《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以下簡稱“第3號令”)及相關配套文件、《關于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資發產權[2006]306號)和《企業國有產權公開轉讓操作規則》(冀國資[2005]40號)文件精神,加強對全省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監督管理,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省各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必須在依法設立并經省政府國資委選擇確定的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

          二、我省出臺的有關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文件與國家規定相抵觸的,以國家規定為準;前后規定不一致的,以后發布文件為準。各市制定的文件,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三、全省企業國有產權不經公開征集意向受讓方采取協議方式轉讓的,由省政府國資委負責批準。各市屬企業的協議轉讓項目,由各市國資委審核并提出明確意見后報省政府國資委批準;省直廳局屬企業的協議轉讓項目,由所屬廳局審核并提出明確意見后報省政府國資委批準;省政府國資委所出資企業及其子企業的協議轉讓項目,由所出資企業報省政府國資委批準。

          相關機構或部門在審核、批準采取協議方式轉讓企業國有產權時,應對產權轉讓是否符合協議轉讓的范圍和條件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對協議轉讓的操作程序和實施結果是否規范進行跟蹤監督、檢查。

          (一)在國有經濟結構調整中,擬采取協議方式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標的企業應屬于國民經濟關鍵行業、領域,在轉讓部分企業國有產權后,仍保持國有絕對控股地位。同時,要求受讓方在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二)在所出資企業實施的內部資產重組中,擬采取協議方式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資產重組方案要符合國家有關發展規劃和國資監管機構的要求,轉讓方應屬于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公司),受讓方應為該企業或全資、絕對控股企業。

          (三)在批準協議轉讓事項時,應當審查下列書面文件:

          1.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有關決議文件;

          2.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案或企業資產重組方案;

          3.屬于國有經濟結構調整的,對受讓方在受讓條件上是否有特殊性要求的文件依據或論證材料;

          4.轉讓方和轉讓標的企業國有產權登記證;

          5.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

          6.批準機構要求的其他文件。

          (四)對經批準協議轉讓的項目,資產評估結果的核準或備案職責,由協議轉讓相關審核、批準機構行使。經批準可協議轉讓項目的轉讓價格不得低于經核準或備案的資產評估價值。

          (五)企業國有產權協議轉讓審核、批準機構,在審核、請示和批準文件中應明確協議轉讓事項執行的有效時限,隨時掌握協議轉讓的進展實施情況并進行統計分析。協議轉讓結果要逐級、及時上報國資監管機構。

          四、在企業國有股權轉讓中,轉讓方要嚴格遵守《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切實保護各股東的合法權益。標的企業為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按照有關規定落實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購買權事項,并在產權轉讓公告中公布。

          五、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中,涉及受讓方為外國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的(以下簡稱外商),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外商受讓企業國有產權要符合促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總體要求,應符合《關于外國投資者并構境內企業的規定》的規定。要在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和不導致市場壟斷的前提下,通過公平競爭實現國有產權有序流轉。

          (二)設置受讓條件時,轉讓方應研究國家對外商受讓是否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并在產權轉讓公告中明示。標的企業經營范圍屬于《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禁止外商投資產業的,外商不得參與受讓企業國有產權;須由中方控股的企業,轉讓后要保持中方的控股地位。

          (三)在產權交易中,確定外商為受讓主體并草簽產權轉讓協議后,由轉讓方按照國家有關管理規定報相關職能部門審核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

          六、為保證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廣泛性,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相關批準機構必須加強對轉讓公告內容的審核,產權交易機構也應當加強對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披露的管理。

          (一)轉讓方在研究制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案時,要對照國家有關管理規定,提出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受讓條件,并對受讓條件的執行標準做出書面解釋或說明。受讓條件不得具有明確的指向性或違反公平競爭的內容。

          (二)產權轉讓相關批準機構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第3號令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對受讓條件及其書面解釋或說明進行審核,并由產權交易機構在產權轉讓公告中一并公布。沒有公布的受讓條件不得作為確認意向受讓方資格的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三)受讓條件在產權轉讓公告中一經公布不得擅自變更。產權交易機構在沒有收到正式受讓意向申請之前,因特殊原因確需變更受讓條件的,應將有關變更事項報產權轉讓原批準機構批準,并由產權交易機構在原信息發布渠道上重新公告,公告期重新計算。

          (四)產權轉讓公告格式要符合統一的規定。公告內容要用中文表述,如有必要同時用英文表述的,中英文本表述要一致,表述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為準。

          七、產權交易機構要按照有關規定將正式表達受讓意向的法人、自然人全部納入登記管理范圍,嚴格按照公布的受讓條件與轉讓方一起進行資格審查,確認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

          (一)對意向受讓方資格審查結果,產權交易機構要及時以書面方式告知相關各方。

          (二)已經登記的意向受讓方不能滿足產權轉讓公告中受讓條件的全部要求,或提出帶有附加條件的受讓要求時,產權交易機構要及時對其進行提示,在規定期限內該意向受讓方沒有做出調整、糾正或答復的,應取消其受讓資格。意向受讓方對取消其受讓資格持有異議的,要在收到書面通知五個工作日內,以書面方式向產權交易機構申請復審,復審結果應以書面方式告知有關各方。

          (三)意向受讓方應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作為意向受讓方承擔違約責任的保證。

          八、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價格的確定,以經核準或備案的資產評估結果作為主要參考依據。

          (一)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首次掛牌價格不得低于資產評估結果。經公開征集沒有產生意向受讓方的,在不低于資產評估結果90%的范圍內,轉讓方可以根據市場征集情況確定重新掛牌價格;對于擬確定的掛牌價格低于資產評估結果90%的,應獲得原產權轉讓批準機構書面同意。

          (二)對經公開征集只產生一個受讓方的,實行場內協議轉讓。轉讓價格不得低于掛牌價格,轉讓方案不得進行調整。

          (三)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價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一次性付款或其他條件進行打折、優惠。

          九、政府通過綜合形式或專業形式舉辦的各種招商活動引入戰略合作者時,應在產權交易網站和符合規定的權威和專業報刊同時發布招商引資公告,兩種方式征集到的意向受讓方具有同等效力。招商活動中征集的意向受讓方應到產權交易機構履行報名登記手續,與在產權交易機構征集的意向受讓方共同接受資格審查,產權轉讓方式根據資格審查結果由轉讓方和產權交易機構協商確定。

          十、加強產權交易信息化建設,充分披露產權轉讓信息,積極探索有利于企業國有產權價值的發現機制。

          (一)產權交易機構要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信息系統。按照規定的步驟、標準和數據結構要求,配合全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監測系統的實施,保證國家監測系統對產權交易信息的自動采集與監測。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保證產權交易信息在數據傳輸、存儲等環節的安全,并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管理制度。

          (二)產權交易機構要不斷擴大產權交易信息覆蓋面。產權轉讓公告除必須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權威和發行量大的經濟或金融類報刊上發布公告外,還應當在當地有影響的報刊發布產權轉讓公告,擴大產權交易信息覆蓋面;產權交易機構網站發布的產權轉讓公告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項目分類,便于各類投資者查詢。同時,產權交易機構之間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網站和重點項目的鏈接。

          (三)產權交易機構要對相關轉讓項目組織進行各種推介活動。產權交易機構應在與境內外咨詢、投資機構建立信息互通機制的基礎上,及時交換相關產權轉讓信息。需特別推介的產權轉讓項目,產權交易機構應在對其特點以及受讓要求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采取信息專遞或專題推介會等多種方式擴大意向受讓方的征集范圍。

          (四)不斷探索創新企業國有產權競價交易方式,國資監管機構要加強對產權交易方式探索的監督和指導。對于國家已經有明確法律法規規定的競價交易方式,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對于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但有利于競價的交易方式,產權交易機構應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公開、公平、公正的操作規則。

          十一、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披露、意向受讓方資格審查、轉讓方式確定及操作過程、產權轉讓合同的談判及簽訂等環節,轉讓方、產權交易機構及相關人員應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和檢查,保證國有產權轉讓過程的公正、公開、公平,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二OO七年二月十二日

        主題詞:經濟管理  企業  產權轉讓  監管  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07年2月12日印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