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常委市國資委黨委書記張鳳朝
剛剛當選市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常委的市國資委黨委書記張鳳朝,在市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北京市國有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正在積極推進,并力爭在今年第一季度股改公司達到市國有上市公司總市值的70%。而針對即將開啟的新股IPO,張鳳朝透露,已有不少企業在躍躍欲試。
在談到北京市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時,張鳳朝表示,根據目前的計劃,下一步北京市國有企業的改革將從三方面推進。首先是研究北京市國有資產的產業格局和產業布局,按照中央的要求,向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進軍,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和基礎行業建設,適度發展現代制造業,讓不適合首都經濟發展和不適合國有經濟運作的企業退下來。
其次,要推進改革的力度。通過“調、改、并、托、剝、破、銷”等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張鳳朝解釋說,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國有資產布局,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實施主輔剝離,以改變目前產業鏈過寬、資本鏈過長的現象,該破產的企業要實行破產。他表示,除此之外,還要按照當前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繼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關鍵是選擇一個好的企業負責人。張鳳朝表示,從市國資委成立之后,已聘任了7位國有企業的總經理,市國資委將繼續完善選人用人的機制、考核激勵機制和準入退出機制,他強調說,既然是競聘上崗,干得不好就得下崗。
第三是加強監管,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清產核資。張鳳朝指出,當前的監察機構雖然很多,但是機構功能定位并不是十分準確,所以造成了多頭監督、多形式監督,監督成本很高,但是監督質量卻并不理想的現狀。他強調,市國資委將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的統計評價體系和業績考核體系,在有效監管國有資產的同時,還將對監督資源進行整合。
張鳳朝表示,北京市國資委將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結合北京的實際情況,把市場機制與出資人的選擇有機結合起來,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積極推進北京市屬國有企業的重組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