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每年籌集2億元助國企攀“高新”
山東濰坊每年籌集2億元助國企攀“高新”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發布時間:2007-07-05
山東濰坊每年籌集2億元助國企攀“高新”
從山東省財政廳了解到,濰坊市近年通過改組、改制、破產、兼并、出售等多種國企改革模式,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布局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創新國有資本收益管理機制,調控國有資本從一般性競爭行業退出的同時,加大了對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投入,實現了國企的有序進退,成為全省國企改革的典型。
據介紹,濰坊國企改革重點著眼謀劃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實現全部社會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的高度,積極培育新的財政收入增長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僅2006年,全市納入財政部門企業決算統計范圍的630戶企業,累計上繳稅金就達67.3億元,較上年增長23.5%。按現行體制匡算,約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2個百分點。
濰坊市國有資本主要集中在化工、造紙、紡織等支柱產業中的海化集團和亞星集團以及晨鳴紙業、海龍股份等大型國有企業,國有資本總體上呈現有序退出態勢,主導產業國有資本的聚集度不斷提高。2002—2006年,全市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國家資本及國有法人資本)分別為45.94億元、40.55億元、44.19億元、39.24億元、20.87億元,年均遞減21.8%。其中,2006年較2005年減少18.37億元,下降46.8%。
從行業分布看,工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的國有資本均有大幅度減少,政府調控國有資本從一般性競爭行業退出,加大了對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投入。從2006年起,市財政通過收繳國有資本收益等渠道每年籌集2億元設立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金,連續5年滾動使用。在政府扶持項目選擇上取消經濟類型的門檻限制,重點投向發展勢頭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優先支持歌爾、中微光電子、沃華醫藥等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建設,著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全市產業結構升級。
創新改革讓濰坊市國有企業資產結構漸趨優化,不良資產比率顯著下降。2006年末,濰坊市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5.98%,較上年降低3.5個百分點;全市資產損失及掛賬總額為1651萬元,較2005年度減少277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