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財經報 發布時間:2007-06-29
吉林國企效益迅速提高
2006年,吉林省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和實現利潤分別為1395億元和201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和46.1%,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工業經濟繼續走高,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78.15億元,增長23.6%;實現凈利潤58.56億元,增長78.5%。企業效益迅速提高,得益于吉林國企轉制攻堅戰的成功。
吉林國企在轉制中全力推進產權改革,促進制度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多種模式的股權結構實現了產權明晰,大大調動了經營者和職工的生產積極性。舉步維艱的老國企原吉林鎳業,在2005年轉制改革中,重組為產權多元的吉林昊融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后,很快走出困境。今年首季,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近3.57億元,同比增長52.3%;實現利潤1.63億元,增長2.7倍。
產權明晰促進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吉林轉制國企已全部建立和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使吉林森工集團形成了主業突出,林地、森林食品、旅游等產業并舉的發展格局,不僅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企業效益也大幅增長,去年利潤達到1.2億元;今年首季在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3%的情況下,仍實現利潤6622萬元,同比增長21.9%。
科學合理的多模式企業重組,實現了各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使轉制國企效益迅速顯現。通化鋼鐵集團公司與民營企業重組,實現礦藏、市場、人才等資源和資金的優化配置。去年,在原料燃料漲價、鋼材價格下降的不利形勢下,通鋼的銷售收入和利潤仍實現了雙突破,分別比上年增長39.34%和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