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朝陽國資委到扶貧村調研指導其抗災自救和新農村建設
遼寧朝陽國資委到扶貧村調研指導其抗災自救和新農村建設

發布時間:2007-04-10
遼寧朝陽國資委到扶貧村調研指導其抗災自救和新農村建設
按照朝委辦傳[2007]13號文件要求,4月2日,遼寧朝陽市國資委楊景華主任帶領有關科室同志,深入到所包扶的凌源市前進鄉石門溝村,就該村的雪后抗災自救和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調研指導,就一些具體工作與前進鄉鄉長、鄉包村領導和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共同進行了研究落實。
一、認真指導村民進行雪后抗災自救
石門溝村以大田農業為主,只有一戶搞了一個約40米長的蔬菜暖棚(芹菜)。這次雪后,該村未造成牲畜傷亡和房屋倒塌,僅有的這戶蔬菜暖棚也只是造成了輕微的損傷,雪后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已進行了恢復和建設。鑒于當前雨雪過后耕地的墑情狀況,市國資委要求村委會應盡快組織村民抓緊時間進行搶茬播種,認真搞好技術指導,確保春耕工作順利完成。
二、積極發展新農村建設項目
在調研工作中,市國資委楊主任詳細了解了該村的“五清五改一綠”、“八個一”建設、“八通”工作和村屯綠化所需苗木、退耕還林等方面情況,并就春季植樹規劃工作進行了實地查看,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工作意見。特別是在發展村民致富項目方面,結合該村山地多、耕地少的實際情況,市國資委與鄉村領導共同研究了奶牛飼養項目。為了確保奶牛飼養項目落到實處,市國資委繼2006年為該村贈送20頭奶牛后,今年又贈送了10頭奶牛。為了保證貧困戶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市國資委與村里共同研究決定,將贈送的奶牛發放到了貧困戶家里,同時與奶牛飼養戶簽訂了合同,就奶牛飼養的有關要求做出了具體規定。與此同時,市國資委又出資2000元,從凌源市畜牧技術推廣站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為該村奶牛飼養戶進行了技術培訓,詳細講解了奶牛飼養的基本常識、飼料調配、衛生防疫等基本知識和技術要求,盡快地讓村民掌握奶牛飼養的基本技能。
三、大力支持村級衛生所建設
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每個村都要有合格的衛生所,以解決村民就醫吃藥問題。為了保證該村現有的衛生所盡快達標,市國資委在實地查看后,又為該村捐贈了1萬元資金,用于改善村衛生所醫療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