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遼寧朝陽國資委 發布時間:2007-02-12
遼寧朝陽國有企業改制任務基本完成
從2002年5月8日朝陽市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動員大會開始,截止2006年12月末,除凌鋼集團外,朝陽市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建筑、商業、供銷、糧食、醫藥企業以及部分公益性企業、劃出事業單位序列應改制的單位都基本上完成了改制工作任務。
5年來,全市共完成企業改制763戶。按隸屬關系分:市直企業194戶,縣(市)區企業561戶,中省直企業8戶;按企業性質分:國有企業471戶,大集體企業218戶,事轉企單位74戶;按改制形式分:股份制改造61戶,整體出售266戶,破產重組288戶,關閉、銷號等148戶。全市共有16.8萬人參加并軌或直接解除職工身份,發放經濟補償金11.5億元,償還職工債務74356萬元,通過在改制企業重組繼續上崗實現職工再就業約9萬多人(不含靈活用工人員),移交離退休人員檔案21264份,實現社會化管理離休人員451人,退休人員19938人;市本級安置傷殘人員338人,安置建國前老工人253人,安置省級以上勞動模范40人,安置解決軍轉干部340人,安置解決職工遺屬996人,安置解決特困群體28人,僅市直盤活存量資產174179萬元,實現國有資產變現收益60742萬元。
同時,在完成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的同時,還承擔并完成了對新華鉬礦、北票礦務局、遼寧省黃金冶煉廠、新華印刷廠和省微生物研究院制藥廠、向東化工廠、遼寧長征輪胎有限責任公司等中、省屬國有企業的改制工作。
朝陽市咬住目標,盯住任務,用超常的工作效率,超常的工作方式,超常的思想理念,強力推進;堅持原則、規范的運作,做到了國有資產不流失,金融債務不懸空,職工利益不受侵害,維護了社會的基本穩定;堅定信心,堅忍不拔,攻難關、破難題,走出了一條符合朝陽市市情,獨具特色的國企改制之路。
實踐證明,朝陽市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不僅使朝陽市企業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也引進了新的管理機制和理念,使企業真正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為朝陽市工業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而且推進了朝陽市財政稅收、外貿出口的增長;不僅化解了職工債務,推進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而且維護了社會穩定。五年來,朝陽市GDP總量連續以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長;稅收和財政一般性收入連續五年連創歷史新高;工業經濟增加值連續五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朝陽市三次產業在全面增長的基礎上首次呈現出“二、三、一”的排序。
五年來的國企改革,不僅實現了企業產權制度的根本變化,解決了許多多年來積累的矛盾,也使廣大職工的市場經濟意識逐漸增強,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和發揮。同時,也積極地推動了其它領域的改革。為朝陽市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快發展贏得了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