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41%國有大中型企業建有研發機構
黑龍江41%國有大中型企業建有研發機構

發布時間:2006-08-09
黑龍江41%國有大中型企業建有研發機構
近年來,黑龍江省緊緊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歷史機遇,積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一些關鍵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技術產品,取得了顯著成績。
國有企業技術研發機構不斷完善。目前,全省有41%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已經建立了研發機構,有7家國有企業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65家國有企業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有些企業已經成立了企業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重集團等企業組建的技術中心已成為國內同行業中最具實力的研發中心,取得了一大批水平較高的科研成果。
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產品開發取得新成績。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根據所在領域和發展階段的實際,采取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以及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等不同創新方式,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以哈電集團為代表的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捷徑,不斷掌握先進技術、關鍵技術,為破解發展瓶頸探索出一條新路。大慶油田在“十五”期間通過多項重大試驗,先后取得科技成果740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2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等重大成果4項。特別是在水驅挖潛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全國石油開采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知識產權保護取得初步成效。“十五”期間,黑龍江省國有企業在加大科研投入,積極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的同時注重知識產權的申請、管理和保護,專利申請數量顯著增加。以大慶石化集團為代表的企業大力加強對知識產權管理,把知識產權管理貫徹到科技管理的全過程。以哈航為代表的大型國有企業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知識產權管理網絡,提高了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水平。
黑龍江省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結構模式,較為充分地發揮了企業在產學研結合中的主體地位,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較為有效地整合了各類創新資源,從而較大幅度的提高了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效率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