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屬股權全面退出金融業 北京定位服務全國
北京市屬股權全面退出金融業 北京定位服務全國

文章來源:北京國資委 發布時間:2006-01-26
北京市屬股權全面退出金融業 北京定位服務全國
2006年1月19日,北京市五個委局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實施細則》。北京市國資委金融處副處長郭浩表示,《實施細則》的出臺,標志著北京金融產業的發展開始了重大轉變:2005年的工作重點是市屬金融機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化解市屬金融機構風險,2006年之后的工作重點是促進包括中央金融企業、股份制金融企業和外資金融企業在內的整個首都金融產業發展。
北京市通過出臺《關于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及《實施細則》,為眾多金融機構在北京發展創造條件。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霍學文對著眾多金融機構當面保證,我們寫在文件上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落實。
2005年,華夏證券和北京證券重組,北京銀行和華夏銀行都引進了外資金融巨頭作為第一大股東,并組建了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華夏基金和北國投的市屬國有股權也將逐步實現戰略性退出。
此次《實施細則》的出臺意味著北京的金融機構及相關人員終于可以通過金融街商會,從北京市有關部門兌現稅收減免、資金補助、購租房補貼、進京戶口辦理、子女入學便利等相關鼓勵和優惠政策了。其中,所有優惠政策的申報工作,統一由金融街商會向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申報辦理。
另外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吸引新的金融機構設在北京,或總部在外地的金融機構把總部遷到北京。從2005年2月7日《意見》頒布到2005年底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有近30家金融機構在北京新設,還有包括中信證券在內的一批金融機構決定把總部回遷北京。工銀瑞信和建信這兩家銀行系基金公司設在北京也是意義重大。
此外,北京市有關人士表示,如果證監會決定把金融期貨交易所放在北京,北京將在金融街免費為該交易所提供辦公和交易大樓。同時,北京也在積極推動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展成為涵蓋不良資產處置以及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的更廣闊的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