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長三角一體化 隧道股份助力拓展城市新格局
支撐長三角一體化 隧道股份助力拓展城市新格局

文章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3-15
近期,由隧道股份上海路橋承建的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申昆路停車場及虹橋商務區申昆路片區III-G03D-02地塊上蓋綜合開發工程按下“快進鍵”。
全國首例 以“TOD思維”助力拓展城市新格局
申昆路停車場及上蓋綜合開發項目位于上海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大門”申昆路片區核心地帶,處于機場聯絡線、嘉閔線等的交叉節點,是國內首個市域鐵路地下停車場TOD綜合開發項目,也是長三角一體化、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戰略的又一重要聯通項目。
項目建成后,一方面,申昆路停車場將成為上海市域鐵路列車的“地下基地”,屆時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及嘉閔線的眾多列車,將在項目地下接受存車-洗車-綜合維修功能一體化服務。另一方面,“加蓋”后的地上空間,將形成集交通、商業、辦公等于一體的城市空間,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地下“停車”,地上“商業”,開創了國內市域鐵路TOD先河。為保障工程高質量完成,隧道股份上海路橋項目團隊充分借鑒國際TOD城市施工管理經驗,培養“TOD思維”,在建設過程中參與深化設計,提前介入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專業性方案,為工程推進及后期開發運維創造有利條件。
數字賦能 數字化信息化為施工破局
地下停車場共設置20條存車線,屬于超大基坑群施工。較常規地下工程單個基坑開挖而言,基坑開挖周期長、基坑間距密集,造成基坑開挖變形控制難度大、安全管理難度高、人員設備管理復雜等難題。
隧道股份上海路橋以數字化管理賦能工程建設,結合智慧工地平臺、總控黑匣子等,全局把控施工質量,并合理安排穿插施工,加快工程進度;開發“掌脈系統”,為近千人的安全教育、進場實名制及日常管理實時跟蹤提供可能;利用AI識別行為管理系統,對作業風險進行預控,施工預警“一屏到底”,確保基坑變形保持可控。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