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疆產權交易市場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
發展新疆產權交易市場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

文章來源:新疆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11-28
11月20日,發展新疆產權交易市場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區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新疆產權交易市場及新疆產權交易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發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及未來發展積極獻言獻策。
此次研討會由新疆國資委、兵團國資委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金融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聯共同主辦,新疆產權交易所承辦。新疆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健主持,新疆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廳長級)力提甫·艾山出席并致辭。
新疆產權交易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唯一一家省級產權交易機構,也是新疆國資委、財政廳、監察廳、工商局指定的國有、集體產權唯一合法交易機構。交易所前身是新疆聯合產權交易所,成立于2004年。2008年12月新疆國資委和兵團國資委簽署合作協議,重組新疆聯合產權交易所,更名為新疆產權交易所,實現了地方和兵團經濟融合、資源共享,有力地推動了區域內國有產權及其他各類產權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流轉,一個“公開透明、規范有序、優質高效”并融入到全國的區域性產權市場逐步形成。自2004年以來,新疆產權交易所累計成交各類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國有資產等產權交易業務778宗,成交金額近91.48億元,涉及總資產達200多億元。其中國有產權交易競價率24.2%,增值4.78億元,10年間年均增值6.15%。
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郜志宇應邀出席會議并指出,國資委成立后建立企業國有產權進場交易制度,以陽光化交易規范國有產權轉讓,10年來,中央企業通過產權市場公開轉讓國有產權平均實現近20%的增值。現在,以國有和公有產權交易業務為基礎,產權市場的業務創新正在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當前,國家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以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新疆產權市場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對新疆產權市場的發展,建議要把握好產權市場定位。從企業產權轉讓角度來看,其服務對象主要是面向眾多的非上市企業。現在部分產權交易機構已在探索增資擴股、股權質押融資等一系列業務的延伸,但也應當把握好非公眾、非連續、非標準化這條政策紅線;要堅持平臺建設的市場化方向,堅決反對搞行政和區域壟斷,避免重復建設;要堅持規范運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市場的規范化和統一化;重視創新與防范風險并重,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督檢查機制。
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副秘書長方建國在會議上發言,他指出新疆產權交易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專業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以及市場化運作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打造了“烏市商業銀行股權轉讓”、“中糧屯河和田果業股權轉讓”等一系列經典案例,業界知名度和口碑不斷增強,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步入了全國產權交易市場發展的先進水平行列。他建議新疆產權交易所: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國資交易業務,進一步整合全疆產權市場,爭取更多品種和資源進場交易,爭取從事中央在疆企業資產交易業務資格,實現國資進場全覆蓋。要進一步加強市場化運作機制,努力為公共資源交易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各類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如:利用好區位、政策和資源優勢,組合疆內疆外乃至中亞國際資本,積極參與疆內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重大項目建設。新疆產權市場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項目機會,拓展市場服務范圍,大力發展特色業務,推動技術、環境能源、礦業權、文化產權及大宗商品等領域的資源優化配置和價格形成。
新疆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力提甫·艾山在致辭中指出,加快新疆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建設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守信的陽光交易平臺,有利于發揮產權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促進新疆國資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發揮新疆地處亞歐中心的獨特區位優勢,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專業化、市場化的產權流轉和投融資平臺,加強中亞區域性合作,打造新疆聯系中亞、面向世界的國際性產權市場。希望新疆產權交易業界加強平臺建設,強化服務功能,拓展服務渠道,豐富交易品類,積極為新疆農村產權、礦業權、技術產權、文化產權,以及環境能源、公共資源等要素交易提供全方位服務,進一步拓展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空間。希望新疆產權交易所通過不斷創新服務,積極為國資國企改革服務,為非公經濟服務,為中小企業服務,勇作新疆產權交易市場的排頭兵。
兵團副秘書長劉以雷,新疆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中亞經貿研究院院長張文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專家顧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原新疆金融研究所所長全秉中及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原黨委副書記、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秘書長王龍等作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兵團各地州市(師)國資委及產權交易機構負責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聯直屬各商會及各地商會代表、部分企業代表等參加研討會。